[发明专利]一种变形铝合金工件铸锻合一成型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70446.4 | 申请日: | 2016-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2549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胡荣辉;阮国成;付宁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天雅江涛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8/02 | 分类号: | B22D18/02;B22D27/11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郑新军 |
地址: | 3211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形铝合金 模腔 铸锻 压力机 成型工艺 挤压成型 制造 力学性能要求 铝合金工件 工件自然 机械加工 加热机构 模具合模 制造成本 半成品 粗坯 加热 模具 上模 下模 环节 冷却 取出 脱离 | ||
本发明涉及铝合金工件制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变形铝合金工件铸锻合一成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模具合模,液态的变形铝合金注入模腔;b、模腔内的变形铝合金第一次自然冷却,压力机通进行第一次挤压成型,制成工件粗坯;c、模腔内的变形铝合金第二次自然冷却,模具内的加热机构加热;d、模腔内的液态变形铝合金第三次自然冷却,压力机进行第二次挤压成型,制成变形铝合金工件;e、变形铝合金工件自然冷却,上模、下模脱离,取出变形铝合金工件。本发明铸锻合一的工艺直接制造出的满足力学性能要求的完整的变形铝合金工件,省去了半成品环节,省去了后续机械加工环节,极大的提高了变形铝合金产品的制造效率,降低了制造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合金工件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形铝合金工件铸锻合一成型工艺。
背景技术
铝合金按照加工方式不同可以分为铸造铝合金和变形铝合金。铸造铝合金可以通过铸造成型,精密工件一般不采用铸造铝合金铸造成型,而且铸造铝合金中硅的含量比变形铝合金中的高,铸造铝合金较脆,因此铸造铝合金的强度和苏醒较差,铸造铝合金的优点在于直接铸造成型,成型成本低;变形铝合金各项力学性能均优于铸造铝合金,然而变形铝合金需要通过熔炼、浇注、成锭、挤压、锻造等热加工工序,生产出变形铝合金半成品,然后再通过车床、铣床、切割、雕刻等加工制成工件成品,变形铝合金制成的工件成品的力学性能优于铸造铝合金铸造的工件。铝合金还具有质量轻的特点,因此常用于航天航空领域。例如飞机上的座椅支架就是采用变形铝合金制造,变形铝合金制成板材,然后通过切割、雕刻机雕刻制成座椅支架,座椅支架各种力学性能均能满足要求。
但是变形铝合金需要先制造半成品,然后通过后续加工制成成品,生产效率比铸造成型低很多,后续加工成本非常大;如果将变形铝合金直接采用铸造的方式直接成型,成型后的工件力学性能显著下降,无法满足强度需求。因此,如何提高变形铝合金的成型效率、降低加工成本是一个重点和难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变形铝合金加工效率低、加工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变形铝合金工件铸锻合一成型工艺,通过该工艺直接制造出满足力学强度的完整的工件,省去了半成品制造及其后续加工工序,极大的提高了工件的制造效率同时降低加工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变形铝合金工件铸锻合一成型工艺,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a、模具合模,750℃以上的液态的变形铝合金注入模腔;模具包括下模、上模,上模与下模合模后形成模腔,所述下模的底部设有进液流道,上模内设有模腔调节滑块,模腔调节滑块的外端与压力机连接,上模与下模的连接处设有若干溢流孔,模具内设有加热机构和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模腔内壁处的温度;b、模腔内的变形铝合金第一次自然冷却,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温度为480℃-500℃时,压力机通过模腔调节滑块对变形铝合金进行第一次挤压成型,制成工件粗坯,模腔内多余的变形铝合金从溢流孔处挤出;c、模腔内的变形铝合金第二次自然冷却,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温度为420℃-440℃时,压力机保持不动,模具内的加热机构加热,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温度达到500℃-520℃时,加热机构停止加热;d、模腔内的液态变形铝合金第三次自然冷却,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温度为400℃-420℃时,压力机通过推动模腔调节滑块对变形铝合金进行第二次挤压成型,制成变形铝合金工件;e、变形铝合金工件自然冷却至50℃以下时,模腔调节滑块复位,上模、下模脱离,取出变形铝合金工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天雅江涛动力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天雅江涛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704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齿轮整形导向对齐装置
- 下一篇:齿轮打磨去毛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