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电缆座的装配定位工装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72728.8 | 申请日: | 2016-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26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占峰;冯清霞;唐虹;王志远;陈荣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航天红岗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1/02 | 分类号: | B23K31/02;B23K3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0010 内蒙***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体 火箭发动机 电缆 装配 定位 工装 方法 | ||
1.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电缆座的装配定位工装,由首组电缆座定位板(3)和后续电缆座定位板(4)组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首组电缆座定位板(3)用于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壳体(1)的第一组电缆座(2)的装配定位,首组电缆座定位板(3)以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壳体(1)的前端面为基准端面A进行装配;首组电缆座定位板(3)的左端设有立筋板,用以卡紧基准端面A,首组电缆座定位板(3)的右端设有定位孔,定位孔上、下两端分别用来放置电缆座(2);首组电缆座定位板(3)的左端设有″U″形槽,定位孔的左侧设有方形槽,″U″形槽和方形槽的下边缘与首组电缆座定位板(3)的中心线处于同轴线上,用来找准燃烧室壳体上的中心线;
所述的后续电缆座定位板(4)以前一组定位好的电缆座(2)为基准装配后一组电缆座(2),后续电缆座定位板(4)的左端设有前一组电缆座(2)的固定孔,用来套在定位好的电缆座(2)上;后续电缆座定位板(4)的右端设有电缆座(2)的定位孔,其结构与首组电缆座定位板(3)中的定位孔相同;后续电缆座定位板(4)的左端的固定孔和右端的定位孔中设有方形槽,方形槽的下边缘与后续电缆座定位板(4)的中心线处于同轴线上,用来检验上一组电缆座是否装偏;
所述的首组电缆座定位板(3)和后续电缆座定位板(4)设有减轻孔;
所述的首组电缆座定位板(3)和后续电缆座定位板(4)的两侧与燃烧室壳体贴合处分别设有斜面凸台,用以贴合燃烧室壳体,防止在装配过程中发生摆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首组电缆座定位板(3)和后续电缆座定位板(4)的定位孔左、右两端分别设有45°斜槽,用来扩大空间,便于进行定位焊接,防止束缚焊枪移动。
3.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电缆座快速装配定位方法,其装配步骤为:
(1)划线,在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壳体(1)沿母线方向划电缆座中心轴线;
(2)首组电缆座(2)装配,将首组电缆座定位板(3)以端面A为基准放置至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壳体(1)上,利用首组电缆座定位板(3)左端立筋板卡紧端面,首组电缆座定位板(3)的左端设有″U″形槽,首组电缆座定位板(3)的右端设有定位孔,定位孔的左侧设有方形槽,上下移动首组电缆座定位板(3),利用首组电缆座定位板(3)的″U″形槽和方形槽对准所划轴线,随后将电缆座(2)塞入定位孔中的电缆座位置即可进行定位焊接,定位焊接完成后取下首组电缆座定位板(3);
(3)后续电缆座(2)装配,将后续电缆座定位板(4)左端的固定孔套入第一组电缆座(2),此时后续电缆座定位板(4)即可固定,无法移动;后续电缆座定位板(4)的左端的固定孔和右端的定位孔中设有方形槽,观察后续电缆座定位板(4)上两个方形槽与电缆座(2)中心轴线的重合性判断电缆座(2)是否偏移,若偏移及时校正,随后将两个电缆座(2)塞入后续电缆座定位板(4)的右端设有电缆座(2)的定位孔中进行定位焊接;后续各组电缆座(2)装配定位方法与之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航天红岗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航天红岗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7272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