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电缆座的装配定位工装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72728.8 | 申请日: | 2016-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26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占峰;冯清霞;唐虹;王志远;陈荣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航天红岗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1/02 | 分类号: | B23K31/02;B23K3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0010 内蒙***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体 火箭发动机 电缆 装配 定位 工装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电缆座的装配定位工装,由首组电缆座定位板和后续电缆座定位板组成,首组电缆座定位板用于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壳体的第一组电缆座的装配定位,首组电缆座定位板以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壳体的前端面为基准端面A进行装配;后续电缆座定位板以前一组定位好的电缆座为基准装配后一组电缆座。本发明通过工装快速、精确确定电缆座位置,代替手工划线装配的方法迅速装配后进行定位焊接,由工装将电缆座卡紧,减小焊缝收缩引起的电缆座位置偏移,提高生产效率和装配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缆座的装配定位工装,尤其涉及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电缆座的装配定位工装。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部分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壳体1上设有数组电缆座2,用来固定电缆线,其每组电缆座间距和位置精度要求较高。电缆座与燃烧室壳体连接方法通常采取焊接成型。
现有电缆座装配定位方法为手工划位置线后,逐个进行对线装配,生产装配过程繁琐,划线时间较长,装配速度、精度低,生产效率较低,且定位焊后焊缝易发生收缩变形,可能造成电缆座位置偏移。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电缆座的装配定位工装,以解决可快速精确定位电缆座位置,并进行定位焊接,有效提高装配焊接速度和精度,提高生产效率的问题。
为解决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电缆座的装配定位工装,由首组电缆座定位板和后续电缆座定位板组成,所述的首组电缆座定位板用于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壳体的第一组电缆座的装配定位,首组电缆座定位板以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壳体的前端面为基准端面A进行装配;首组电缆座定位板的左端设有立筋板,用以卡紧基准端面A,首组电缆座定位板的右端设有定位孔,定位孔上、下两端分别用来放置电缆座;首组电缆座定位板的左端设有“U”形槽,定位孔的左侧设有方形槽,“U”形槽和方形槽的下边缘与首组电缆座定位板的中心线处于同轴线上,用来找准燃烧室壳体上的中心线;所述的后续电缆座定位板以前一组定位好的电缆座为基准装配后一组电缆座,后续电缆座定位板的左端设有前一组电缆座的固定孔,用来套在定位好的电缆座上;后续电缆座定位板的右端设有电缆座的定位孔,其结构与首组电缆座定位板中的定位孔相同;后续电缆座定位板的左端的固定孔和右端的定位孔中设有方形槽,方形槽的下边缘与后续电缆座定位板的中心线处于同轴线上,用来检验上一组电缆座是否装偏。
为了便于进行定位焊接,防止束缚焊枪移动,本发明所述的首组电缆座定位板和后续电缆座定位板的定位孔左、右两端分别设有45°斜槽,用来扩大空间。
为了减轻重量,本发明所述的首组电缆座定位板和后续电缆座定位板设有减轻孔。
为了防止定位板在装配过程中发生摆动,本发明所述的首组电缆座定位板和后续电缆座定位板的两侧与燃烧室壳体贴合处分别设有斜面凸台,用以贴合燃烧室壳体。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缆座快速装配定位方法,其装配步骤为:
(1)划线,在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壳体沿母线方向划电缆座中心轴线。
(2)首组电缆座装配,将首组电缆座定位板以端面A为基准放置至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壳体上,利用首组电缆座定位板左端立筋板卡紧端面,上下移动首组电缆座定位板,利用“U”形槽和方形槽对准所划轴线,随后将电缆座塞入定位孔中的电缆座位置即可进行定位焊接,定位焊接完成后取下首组电缆座定位板;
(3)后续电缆座装配,将后续电缆座定位板左端的固定孔套入第一组电缆座,此时后续电缆座定位板即可固定,无法移动。观察后续电缆座定位板上两个方形槽与电缆座中心轴线的重合性判断电缆座是否偏移,若偏移及时校正,随后将两个电缆座塞入定位孔中进行定位焊接。后续各组电缆座装配定位方法与之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航天红岗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航天红岗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727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