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低温热气溶胶灭火剂的多旋翼无人机灭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77766.2 | 申请日: | 2016-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8596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发明(设计)人: | 郑文芳;李征辉;金佳明;俞媛媛;潘仁明;蔺向阳;李权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C27/08 | 分类号: | B64C27/08;B64D1/18;G05D1/10;A62C3/02;A62C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3 | 代理人: | 张学彪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低温 热气 溶胶 灭火剂 多旋翼 无人机 灭火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低温热气溶胶灭火剂的多旋翼无人机灭火方法,解决了高层建筑和有毒易爆区域的初期火灾施救的问题,通过遥控搭载便携热气溶胶灭火剂的微型无人机进入火场,第一时间进行精确灭火,将火灾扼杀在萌芽之中,势必会有效减少人们的生命财产损失;充分利用了多旋翼无人机和低温气溶胶灭火剂的优点,利用无人机的机动性扩大气溶胶灭火剂的应用范围,增强使用效果;智能化程度高、机动灵活、造价适中、灭火高效,可实现火灾早期远程快速灭火,便于应用推广;本发明中的灭火方法尤其适用于高层建筑、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特殊消防环境的灭火。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灭火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低温热气溶胶灭火剂的多旋翼无人机灭火方法。
背景技术
现如今,对高层建筑(消防车云梯不能达到的高度或区域)、易燃易爆区域、有毒有害区域、多障碍物区域的灭火,难以迅速而及时施救。
随着新型建筑材料的大量使用,建筑结构的复杂化,如今的火场环境也越来越复杂。近年来,国内因为建筑工地,建筑材料引发的火灾呈现多发趋势,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这些火灾都存在建筑结构复杂,大型装备无法进入,消防队员推进缓慢,导致初期火灾没有得到及时控制,最后引发重大灾害。所以,现代消防需要一种可以快速展开,无视地形障碍,实现快速进入火场,实时传回火场情况,并具备一定灭火能力的智能化消防装置。
气溶胶灭火剂是一种由氧化剂、还原剂、燃烧速度控制剂和粘合剂组成的固体混合物,是近四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灭火剂。气溶胶产品对臭氧层不产生破坏,不产生温室效应,对环境无污染,对人体无危害,在最近十几年的工程应用中显现出优势,越来越受到消防行业、广大用户和研发部门的青睐。
气溶胶灭火剂的特点:(1)灭火效能高,适用于无人机等载重有限的情况,可以保证有较好的灭火效果。(2)无需耐压容器,气溶胶灭火剂独特的不需要耐压钢瓶的结构大大减轻了灭火装置的质量,为小型直升机的搭载提供了可能,可以提高载具的机动性。(3)应用面广,可用于扑救A型B型C型火灾,并且可以用于扑灭带电电器,适用面广,适应多种火场状况。
目前应用的热气溶胶灭火系统,大都加装有冷却降温装置,既减少了热气溶胶灭火剂的装载量,又增加了成本,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热气溶胶的应用范围。
多旋翼无人机,是一种具有三个及以上旋翼轴的特殊的无人驾驶直升机,这类飞机起飞不受场地限制,而且能悬停,可长时间观察某个静止目标,为搭载气溶胶实现灭火提供了可能。
多旋翼灭火无人机具有以下优势:(1)体积小,可以穿过狭小缝隙,如通风窗等,从人员难以进入的地方进入火场;(2)无地形障碍,起飞不受限制,可以快速穿过拥挤街道,棚户区,城中村等没有消防通道的地方;(3)反应快速,无需大型设备的准备,打开时间,快速起飞,迅速了解火场内部情况并控制火势;(4)避免人员伤亡,可用于有爆炸物,有毒物,辐射物的火场,如处理厨房着火时已经被加热的煤气罐,消防官兵可在安全距离外遥控,保障人员安全。
目前国际上,各个发达国家都有相对成熟的气溶胶灭火技术,但这些国家气溶胶系统的研究方向主要是集成自动化灭火系统,与细水雾灭火系统的结合等等,对小型化机动性灭火系统的研究几乎没有,基于气溶胶的小型无人机灭火系统更处于空白阶段。
现有应用于灭火的无人机主要是固定翼的无人机,常用于在森林火灾或其他大规模火灾中投放灭火剂,目前消防上多旋翼无人机一般只是做侦查使用,尚没有一种能搭载灭火剂的针对初期火灾的多旋翼无人机,应用于高层建筑,复杂消防环境灭火。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基于低温热气溶胶灭火剂的多旋翼无人机灭火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低温热气溶胶灭火剂的多旋翼无人机灭火方法。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显示设备安装机构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777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强型航拍无人机
- 下一篇:一种水空两用式无人机旋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