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中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82189.6 | 申请日: | 2016-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502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发明(设计)人: | 白洁;陈德纲;王春红;王宏福;王伟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夏多维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50101 宁夏***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霉素 磷酸酯 凝胶 有关 物质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是一种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中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通过供试品溶液制备条件的筛选、凝胶剂前处理的净化、色谱条件的筛选,建立了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中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通过方法学验证研究表明: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度高、专属性强、重复性良好、耐用性良好,通过对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中有关物质的控制,提高产品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品的检测检验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克林霉素磷酸脂凝胶中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主要用于寻常痤疮的治疗。克林霉素于1966年由Magerlerin等以氯取代林可霉素分子中第7位的羟基首次合成。克林霉素磷酸酯是半合成的克林霉素的衍生物,在体外没有抗菌活性,但具有脂溶性,较克林霉素易于透皮吸收,进入体内迅速水解为克林霉素而显示抗菌活性,其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早期合成,从而抑制了痤疮棒状杆菌,并消除了炎症。
目前,《中国药典》中对于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仅有克林霉素含量的测定方法,由于克林霉素磷酸脂凝胶是由主药克林霉素磷酸酯及卵磷脂、羟丙基纤维素等辅料组成,其中辅料、杂质等影响着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的质量,故而,这种单纯的含量测定方法并不能对克林霉素磷酸脂凝胶的质量进行有效控制。因此,为保证克林霉素磷酸脂凝胶的有效性、安全性,使克林霉素磷酸脂凝胶生产过程的质量得到有效控制,需要对克林霉素磷酸脂凝胶中的有关物质进行检测,这也是质量控制的非常必要的一种技术手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克林霉素磷酸脂凝胶中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这种限量的检测方法有利于控制制剂的质量,保证制剂的有效性。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中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制备供试品溶液:将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用体积比为80:20的磷酸缓冲液-90%乙腈甲醇溶液溶解并制成每1ml中含克林霉素磷酸酯2~4mg的溶液,摇匀,滴入3~5滴饱和的雷氏铵盐水溶液,振摇、取上清液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b制备对照溶液:精密量取上述供试品溶液适量,用体积比为80:20的磷酸缓冲液-90%乙腈甲醇溶液溶解并制成每1ml中含克林霉素磷酸酯70~110ug的溶液,作为对照溶液;
c制备对照品溶液:分别精密称取克林霉素对照品和林可霉素对照品各适量,加上述b)过程制得的对照溶液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含克林霉素20~40ug与林可霉素4~8u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上述供试品溶液、对照溶液和对照品溶液进行检测,其中高效液相色谱条件为:
色谱柱: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
流动相A:体积比为92:8的磷酸缓冲液-90%乙腈甲醇溶液,
流动相B:体积比为52:48的磷酸缓冲液-90%乙腈甲醇溶液,
检测波长:210nm,
柱温:40℃,
流速为每分钟1.2ml,以线性梯度洗脱方式洗脱。
所述磷酸缓冲液pH为3.9±0.05;所述磷酸缓冲液是采用磷酸3.5ml,加水1000ml和浓氨溶液2.5ml制成。
所述线性梯度洗脱方式如下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夏多维药业有限公司,未经宁夏多维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821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气插接连接器(ICX301PT‑F);
- 下一篇:入耳式无线蓝牙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