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风洞试验数据与CFD计算的无人机控制矩阵的修正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94028.9 | 申请日: | 2016-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500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刘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30/17 | 分类号: | G06F30/17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庞静 |
地址: | 10007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风洞试验 数据 cfd 计算 无人机 控制 矩阵 修正 方法 | ||
一种基于风洞试验数据与cfd计算的无人机控制矩阵的修正方法,由于飞行控制需要气动设计提供一套可靠的控制矩阵,本发明通过提取非常规气动布局的平面模型的风洞试验数据,对设计点的动导数进行局部修正,有效的消除了非常规布局对传统布局经验公式的影响。与现有的控制矩阵提供方法相比,原有的方法是利用传统的无人机工程设计方法研究的ab控制矩阵研究,主要是基于常规外形气动布局设计多年总结的经验得到的,对于非常规布局具有局限性,且与风洞试验环节的脱节;本发明创造性的利用平面模型的风洞试验的常规测力数据,对控制矩阵进行修正,为PID参数控制提供更为精确的控制矩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风洞试验数据与CFD计算的无人机控制矩阵的修正方法,同时兼顾风洞实验数据及CFD计算结果进行参考,能够在工程上快速实现常规布局和非常规布局飞行控制矩阵的计算,主要在飞行器气动设计过程中使用,属于航空飞行器气动设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飞行器设计过程中,控制率的设计通常需要气动协作部门提供,一旦飞行控制矩阵提供误差较大,会导致设计周期的延长和设计的精度的下降。而飞行控制矩阵,主要是由气动部门提供的,传统的经验公式的利用局限于常规的气动布局,对于非常规布局及近似常规布局的外形计算上存在一定的误差,且随着未来气动布局(基于气动设计优化得到的外形)的发展误差会越来越大。因此有必要在满足工程设计精度和时间周期要求的基础上,对传统经验公式进行必要的修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基于风洞试验数据与CFD计算的无人机控制矩阵的修正方法,实现了无人机控制矩阵工程方法应用,可靠快速地实现了风洞试验数据与CFD计算数据与传统经验公式,最大程度满足飞行控制矩阵工程精度和周期要求。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基于风洞试验数据与CFD计算的无人机控制矩阵的修正方法,步骤如下:
(1)根据无人机的外形参数构建数学模型,并进行CFD计算,得到无人机的气动参数;
(2)判断数学模型是否属于常规气动布局,若是进入步骤(3),若不是进入步骤(4);
(3)根据上述确定的数学模型,利用传统的经验公式计算控制矩阵,并用(1)中气动参数中的CL,CD以及Cm结合传统的经验公式,对控制矩阵中的相应元素进行修正,得到新的控制矩阵,利用该控制矩阵调整无人机PID控制参数;所述CL为飞行器升力系数,CD飞行器阻力系数,Cm为飞行器俯仰力矩系数;
(4)根据上述确定的数学模型,选择利用传统的经验公式或datcom计算控制矩阵;对基于步骤(1)中数学模型加工得到的模型进行风洞试验,利用风洞试验数据中的CLα,Cmα以及对控制矩阵中的相应元素进行修正,得到新的控制矩阵,利用该控制矩阵调整无人机PID控制参数;
所述CLα飞行器全机升力系数对迎角导数,Cmα飞行器全机俯仰力矩系数对迎角导数,因迎角变化引起的飞机升力系数导数,因迎角变化引起的飞机俯仰力矩系数导数。
当能够获取无人机的外场实验数据时,利用外场实验数据对(3)或(4)得到的控制矩阵进行修正,得到最终控制矩阵。
在步骤(1)中对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简化,得到翼身融合体加尾翼的简化数学模型。
对简化的数学模型进行cfd计算,判断升阻比、力矩特性、升力系数、阻力系数是否满足设计指标,若满足,则对简化的数学模型继续执行步骤(2);否则,重新对数学模型进行简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940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