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核电站安全壳钢衬里模块吊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96379.3 | 申请日: | 2016-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443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陈瑞鹏;代通华;卓世旭;何元;吴开明;周玉东;曾庆威;温新中;贺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工业二四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3/08 | 分类号: | B66C13/08;B66C23/62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冯龙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块吊装 起重设备 钢衬里 核电站安全壳 防震装置 就位 环向 吊装 吊索 径向限位装置 地基承载力 对中装置 分析模块 分析数据 结合模块 模块设置 偏心状态 平衡配重 软件计算 设计模块 限位装置 行走路线 方位角 配重块 背肋 吊点 可控 起吊 晃动 上口 摘除 变形 验证 重心 试验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站安全壳钢衬里模块吊装方法,包括:步骤1:选择起重设备,并对起重设备行走路线地基承载力进行试验验证;步骤2:结合模块特点及起重设备设计模块吊索具系统,钢衬里模块吊装用吊点设置在模块上口背肋处;步骤3:通过软件计算分析模块偏心状态,根据分析数据对模块设置配重块进行平衡配重调整重心;步骤4:对模块进行加固,保证吊装过程变形可控;步骤5:在模块的多个方位角设置防震装置,防止模块起吊离地瞬间发生晃动,当模块离地0.5m稳定后摘除防震装置;步骤6:模块上设置就位对中装置,包括环向安装的环向限位装置和径向上安装的径向限位装置;步骤7:正式吊装,将模块吊装至规定位置就位,然后实现对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电站建设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电站安全壳钢衬里模块吊装方法。
背景技术
核电站安全壳钢衬里位于核岛圆筒形混凝土安全壳的内表面,它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共同组成核反应堆的第三道安全屏障。施工时,钢衬里先于混凝土施工,在混凝土施工时,其作为内模板,设计功能为包容气溶性放射物,起密封作用。为了减少核电站安全壳钢衬里施工时高空作业,减少和混凝土施工时在时间、空间的交叉,进而缩短核电站建造周期,提出采用模块化施工工艺。即:将钢衬里在拼装场地根据吊车起吊能力拼装成一圆筒形结构,分段整体吊装至安装位置进行对接。
作为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三代压水堆核电技术;该技术融合了“能动与非能动”的先进设计理念,其核岛安全壳钢衬里进行了全新设计。与M310堆型钢衬里相比筒体直径和高度均增大约20%,工程量增加了约50%。安全壳钢衬里是反应堆厂房安全壳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共同组成核反应堆的第三道安全屏障。为保证核岛施工主线-内部结构提前启动施工,缩短核岛建设主线工期,同时有效缓解钢衬里传统安装工艺带来的大量交叉施工作业、高风险作业、现场塔吊等公共资源分配不合理、施工效率低、进度压力大等现象,首次将钢衬里“模块化”先进施工理念引入了“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三代压水堆核电技术”堆型工程建造中,根据施工逻辑及模块实施分析文件共规划3个模块,模块具体信息如下:
模块设计参数表
钢衬里模块呈大型薄壁筒状结构,并在每个模块上还分布有不同规格重量的贯穿件套筒及操作平台等各种工装。模块结构特点为:整体尺寸大、整体重心偏心、存在变截面结构形式、易发生形变等。模块施工过程,模块吊装作为实现钢衬里模块化施工的一个重要环节,必须要根据模块特点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安全高效,又能够保证模块吊装质量的吊装方法,满足模块施工的整体吊装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即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核电站安全壳钢衬里模块吊装方法,解决无法实现钢衬里大型薄壁筒状结构模块吊装,以及无法解决吊装过程中模块重心偏心、结构局部、变截面结构弱、下口水平度等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核电站安全壳钢衬里模块吊装方法,包括步骤:
步骤1:选择起重设备,并对起重设备行走路线地基承载力进行试验验证;
步骤2:结合模块特点及起重设备设计模块吊索具系统,所述模块吊索具系统包括上吊索具系统、桁架吊具和下吊索具系统;钢衬里模块吊装用吊点设置在模块上口背肋处;
步骤3:通过软件计算分析模块偏心状态,根据分析数据对模块设置配重块进行平衡配重调整重心;
步骤4:对模块进行加固,保证吊装过程变形可控;
步骤5:在模块的多个方位角设置防震装置,防止模块起吊离地瞬间发生晃动,当模块离地0.5m稳定后摘除防震装置;
步骤6:模块上设置就位对中装置,包括环向安装的环向限位装置和径向上安装的径向限位装置;
步骤7:正式吊装,将模块吊装至规定位置就位,然后实现对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工业二四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核工业二四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963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