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Teixobactin类似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01619.4 | 申请日: | 2016-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326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粟武;武春雷;房丽晶;潘正银;姚贵阳;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K7/06 | 分类号: | C07K7/06;C07K1/06;C07K1/04;A61K38/08;A61P31/04;A61P31/10;A61P3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诚辉律师事务所 11430 | 代理人: | 范盈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teixobactin 类似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Teixobactin类似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具有氨基的基团或肼基团的固相合成树脂上依次偶联6‑12个氨基酸,得到直链肽AA1‑AA2‑……‑AAn‑1‑AAn‑固相合成树脂;其中,AAn‑1选自侧链具有羟基的氨基酸;2)AAn‑1的侧链上缩合偶联2个氨基酸,得到前体AA1‑AA2‑……‑AAn‑1(OCOAAi‑AAii)‑AAn‑固相合成树脂;3)裂解固相合成树脂,并将AAii与AAn进行缩合偶联,获得环合产物。本发明的制备方法能够以简单廉价的氨基酸为原料,简单、快速的制备该类化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涉及TEIXOBACTIN类似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Teixobactin是2015年美国科学家通过iChip技术发现的一种新型抗菌化合物。该化合物杀死小鼠机体中某些细菌的速度与现存抗生素的速度相当,而且无毒副作用,安全有效。最关键的是,Teixobactin主要通过破坏细菌的细胞壁来消灭细菌,不会诱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然而,通过iChip技术分离、筛选Teixobactin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工艺复杂,迅速开展其相关药效学的评估具有很大的困难。因此发展一种高效、简单、快速合成Teixobactin类似物的方法,得到一系列具有优良生物活性的Teixobactin结构类似物是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现有技术1中,Teixobactin是由Kim Lewis研究组通过iChip技术对未培养的土壤细菌进行原位培养,分离得到的。然而,采用天然产物的分离技术,其工艺复杂,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并且不适合快速地开发相关的衍生物并考察其药效学活性。
在现有技术2中,李学臣等将在固相上合成的线性六肽与环五肽,通过Ser/Thr连接,得到Teixobactin。但该方法涉及液相合成方式,因此合成步骤较多,涉及多种保护基的脱保护。
在现有技术3中,Richard J.Payne等以HMPB-NovaPEG树脂为固相载体,选择碳端的D-Thr和氮端的Ala作为环化位点,先合成FmocSer(tBu)-D-Thr(OH)-Resin,然后在树枝上进行Alloc-Ile-OH与D-Thr的酯化,随后在Ser的氮端进行侧链延伸,然后在Ile的氮端依次连接L-allo-End、Ala,最后将线性肽从树脂上切割下来,进行液相关环,最终脱保护,得到Teixobactin。
在现有技术4中,Fernando Albericio等以2-Cl-Trt树脂为固相载体,将Teixobactin中的非天然氨基酸L-allo-End用L-Arg替代,选择碳端的Ala和氮段的Arg作为环化位点,先合成线性四肽FmocIle-Ser(tBu)-D-Thr(OH)-Ala-Resin,然后在树枝上进行Alloc-Ile-OH与D-Thr的酯化,酯化后脱掉Ile的Alloc保护基将Alloc-Arg(Pbf)-OH与Ile连接,随后脱掉侧链Ile的Fmoc保护基对其进行延伸,最后将线性肽从树脂上切割下来,进行液相关环,最终脱保护,得到Teixobactin的几个类似物。
在现有技术5中,Ishwar Singh等以2-Cl-Trt树脂为固相载体,将Teixobactin中非天然氨基酸L-allo-End用L-Arg替代,选择碳端的Ala和氮段的Arg作为环化位点,先将Teixobactin中成环的四个氨基酸连接在树脂上得到TrtArg(Pbf)-Ile-O-D-Thr(NH2)-Ala-Resin,然后在D-Thr的氮端进行侧链延伸,最后将线性肽从树脂上切割下来,进行液相关环,最终脱保护,得到Teixobactin的两个类似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未经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016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