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交通工具用齿盘异材组合结构改良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03176.2 | 申请日: | 2016-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415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涂季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鼎镁(昆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M9/00 | 分类号: | B62M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通工具 用齿盘异材 组合 结构 改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器材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交通工具用齿盘异材组合结构改良。
背景技术
自行车属于轻便式交通工具,自行车在传动上利用脚踏动力带动链条、齿盘旋转,而让轮子转动,前进。自行车的齿盘是一体成型,一体成型的材料通常以硬度高的铁居多,但是随着轻量化趋势发展,齿盘渐渐由铁的材料转向铝合金。
虽然铝合金质量轻,但是降低了刚性强度,而且铝合金疲劳性能不如钢材,钢材可以承受无限多的周期性载荷,但是铝的疲劳极限接近为零,可能非常小的循环载荷都可以造成铝合金破坏,然而齿盘的齿部与链条的链合带动造成齿部是经常磨损的部位,因此齿部刚性不足、耐磨强度不足,都会降低齿盘的使用寿命。
因此如何使齿盘在链条链合的齿部具有较高的刚性与耐磨性,同时又兼具整个齿盘的轻量化,是需要研发的课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出交通工具用齿盘异材组合结构改良。
交通工具用齿盘异材组合结构改良,主要包括采用轻量化金属制成的内环片,所述内环片内侧环面等分地径向延伸数个呈臂状固定部,所述内环片外缘等分地径向形成数个第一齿部,所述齿部的两个侧面分别形成一个第一结合面。
还包括齿环,由耐高温、耐磨耗刚性材质制成,齿环一侧面设置有第二结合面,齿环外缘等分地径向形成数个第二齿部,所述齿环中部设有内环孔,利用两个齿环分别夹在内环片的两个侧面上,使第二结合面与内环片的第一结合面分别对应以摩擦焊接的方式固定,形成齿盘。
所述内环片外缘与内环片的第一齿部之间设成阶梯凸字状,在内环片的第一齿部两侧面上分别形成一个第一结合面,内环片两侧的外缘处均设有内凹的第一结合部,所述第一结合部上均沿径向穿有一穿孔,所述齿环中部设有内环孔,所述齿环靠近内环孔方向一体设有数个凸出的第二结合部,所述第二结合部的一侧沿径向设有一凸部,以便将两个齿环呈相对设置的姿态分别夹在内齿片的两侧面上,将两个齿环的第二结合部对应与第一结合部相互嵌合,各侧的凸部分别穿设在对应穿孔的一侧,使两个齿环的第二结合面与内环片的对应侧第一结合面分别以摩擦焊接的方式固定。
所述齿环的齿部在面向内环片的一侧环面沿径向设有一侧缘,将第二结合面贴合在内环片的第一结合面上,同时两侧的对应侧缘盖合在内环片的第一齿部,使两个齿环的第二结合面与内环片两侧的第一结合面以及对应的侧缘之间均以摩擦焊接的方式固定。
所述内环片为铝合金、镁合金或钛合金制成的轻量化金属材质。
所述齿环为不锈钢材质。
所述齿环为经过热处理的钢材或铁材。
所述齿环为在金属材表面涂设铁氟龙的耐磨材质制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将两个齿环夹在一个内环片的两侧,采用内环片的轻量化降低设备整体的质量,而与链条接触的齿环则采用高刚性、耐磨耗、耐高温的材质制成,增加齿环寿命,增强结构刚性,降低齿盘更换频率,使用更为安心。所述内环片的两侧外缘均设有数个内凹的第一结合部,且第一结合部径向设有穿孔,而齿环靠近内环孔一体设有数个凸出的第二结合部,第二结合部一侧径向设有凸部,组合时,利用第二结合部分别嵌入第一结合部,且凸部分别穿在穿孔内,将两个齿环以摩擦焊接的方式与内环片的第一结合面上,利用第一结合部与第二结合部的凹凸配合设计,以及穿孔与凸部的凹凸配合设计,大大增加扭力,达到稳定结合效果。齿环的第二齿部在靠近内环片的一侧面设有侧缘,第二结合面贴合在第一结合面上时,两侧的侧缘可将内环片的第一齿部盖合,并以摩擦焊接的方式固定,增加了结合力,更加起到稳固结合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4是图3沿4-4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8是图7沿8-8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发明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鼎镁(昆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鼎镁(昆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031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