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舱门锁可靠性试验的高刚度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15048.X | 申请日: | 2016-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103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孙中超;喻天翔;崔卫民;宋笔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文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10 | 代理人: | 范欣 |
地址: | 710072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舱门 可靠性 试验 刚度 试验装置 | ||
用于舱门锁可靠性试验的高刚度试验装置,属于飞机舱门锁可靠性试验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舱门锁试验装置整体刚度和一阶主频较低的问题。它的舱门锁安装板以竖直方式固定在底板上,舱门锁安装板的两侧分别为舱门锁试验区和支撑区;舱门锁安装板上部设有螺栓孔,用于安装舱门锁;舱门锁安装在舱门锁试验区;加强板安装在支撑区,并在对应于舱门锁安装位置处与舱门锁安装板和底板固结;锁环调节单元与载荷调节单元均设置在舱门锁试验区;锁环调节单元沿与舱门锁安装板平行的方向设置在底板上,载荷调节单元在底板上的安装方向与锁环调节单元相垂直。本发明用于飞机舱门锁的可靠性试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舱门锁可靠性试验的高刚度试验装置,属于飞机舱门锁可靠性试验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飞机舱门锁是起落架系统的重要零部件,用于在飞机起飞后锁紧舱门,并在飞机降落前解锁舱门。如果舱门锁在飞机起飞后不能锁紧舱门,则在飞行过程中不能承担舱门气动力载荷并保持在锁紧状态;如果舱门锁在飞机降落前不能顺利解锁舱门,轻则引起飞机任务失败,重则造成机毁人亡的严重事故。由此可见舱门锁的可靠性是直接关系到飞行安全的。为了评估舱门锁的可靠性指标,暴露舱门锁的主要失效模式和薄弱环节,获得提高舱门锁的可靠性水平的改进措施,必须对舱门锁进行可靠性试验。
舱门锁零部件多、功能原理复杂,且使用条件恶劣,使用过程受随机振动、高低温、湿度、锁环载荷、液压压力等综合因素的共同作用,因此需要一种可靠性试验装置,能进行舱门锁运动功能的模拟、锁环载荷的加载,并同时具有较小的体积、重量和较大的刚度,以能安装在空间较小的综合环境试验箱中对舱门锁进行可靠性试验。
针对舱门锁可靠性试验的问题,中国专利《一种飞机舱门锁可靠性试验装置》,专利号为201210033851.7和《一种飞机舱门锁可靠性试验装置》,专利号为201410279845.9,是分别针对舱门转轴与舱门锁锁钩转轴相垂直和平行的情况提出的试验装置。中国专利《一种改进的飞行器起落架舱门锁试验装置》,专利号为201610352630.4,介绍了一种能实现锁环变载荷加载的试验装置。中国专利《用于飞机起落架舱门上位锁可靠性试验的卧式试验装置》,专利号为201410215943.6,和《用于飞机起落架舱门上位锁可靠性试验的立式试验装置》,专利号为201410215944.0,针对飞机起落架的触发式舱门上位锁分别提出了卧式和立式试验装置。上述5种试验装置均能实现舱门锁运动功能的模拟,以及随机振动、高低温、湿度、液压等综合因素和锁环载荷的加载,体积和重量也满足综合环境试验箱的要求,但经动力学分析和实际使用中发现,由于所述试验装置的高度较高,且重量要求严格,试验装置的整体刚度和一阶主频较低,导致现有试验装置在低频区域对振动应力产生较为严重的放大效应,难以使舱门锁的随机振动功率谱密度曲线处于±3dB的误差限之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舱门锁试验装置整体刚度和一阶主频较低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舱门锁可靠性试验的高刚度试验装置。
本发明所述用于舱门锁可靠性试验的高刚度试验装置,它包括加强板、舱门锁安装板、底板、锁环调节单元和载荷调节单元,
锁环调节单元包括一号滑轨、两个一号滑块、两个锁环调节块、两个一号滑轨接头、中心滑轨接头、两个一号连杆和锁环;
载荷调节单元包括二号滑轨、二号滑块、碟形弹簧组、载荷调节杆、载荷调节块、二号滑轨接头和两个二号连杆;
舱门锁安装板以竖直方式固定在底板上,舱门锁安装板的两侧分别为舱门锁试验区和支撑区;舱门锁安装板上部设有螺栓孔,用于安装舱门锁;舱门锁安装在舱门锁试验区;加强板安装在支撑区,并在对应于舱门锁安装位置处与舱门锁安装板和底板固结;
锁环调节单元与载荷调节单元均设置在舱门锁试验区;锁环调节单元沿与舱门锁安装板平行的方向设置在底板上,载荷调节单元在底板上的安装方向与锁环调节单元相垂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1504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