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齿轮齿条升降设备水平式平层控制及安全制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21133.7 | 申请日: | 201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981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廖忠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忠民 |
主分类号: | B66B11/04 | 分类号: | B66B11/04;B66B9/02;B66B5/16;B66B1/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459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齿轮 齿条 升降 设备 水平 式平层 控制 安全 制动 装置 | ||
一种齿轮齿条升降设备水平式平层控制及安全制动装置,装置按水平方向配置,其组成包括,承重部件、轨道组件、活动齿条、活动齿条的限位机构、活动齿条的操纵机构、活动齿条的操纵机构的控制装置、手动解锁机构;水平方向配置的活动齿条的操纵机构操纵活动齿条在轨道孔上水平移动或者停留保持在某些确定的位置上,包括与升降设备驱动齿条啮合的制动位置或者与升降设备驱动齿条完全脱开并且有一段间隙的自由位置;齿条啮合方式进行平层控制,水平方向配置置顶或者底部设置安装,起到节约有效空间显著提高平层精度和安全保护制动质量的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升降设备平层控制及安全制动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齿轮齿条升降设备水平式平层控制及安全制动装置。
背景技术
齿轮齿条升降设备现有的平层控制装置还是沿用曳引式升降设备的方式,但是齿轮齿条升降设备有其不同于曳引式升降设备的特点,根据其特点对现有的平层控制装置进行改进是有必要的;齿轮齿条式升降设备现有的安全制动装置,是通过各种方法,使驱动齿轮停止转动来实现;但是如果驱动齿轮发生问题,例如轮齿损坏,即使对齿轮制动,也不能保证升降设备可靠制动,为确保安全,齿轮齿条式升降设备必须配置可靠的能够应对包括驱动齿轮发生问题以及类似安全问题的安全制动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稳定的平层保持精度和可靠的能够应对包括驱动齿轮发生问题以及类似安全问题的安全制动装置。
图1为一种齿轮齿条升降设备水平式平层控制及安全制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示方向为从齿轮齿条升降设备轿厢60顶部、卸去顶部轿厢外板从上往下看所见,所以对于升降设备驱动齿条17只能看到其顶部,右活动齿条16进行了局部剖视处理,以能够看清其内部与右双臂杠杆35的配合结构(与右双臂杠杆35的一臂连接),右活动齿条组合和左活动齿条组合是以齿条中间的中心点划线表示的垂直于齿条投影平面的竖直中心面为对称平面的镜对称图形,支架7为半剖视,其活动齿条的操纵机构的控制装置包括,或者液压装置、或者气动装置、或者电-液联合装置、或者电-气联合装置,图1显示的是活动齿条与升降设备驱动齿条啮合的状态,所述的水平式平层控制及安全制动装置处于制动位置状态;图2为图1所示的齿轮齿条升降设备水平式平层控制及安全制动装置的解除制动处于自由状态的示意图,投影方向与图1的投影方向相同;图3为图1的A-A局部剖视图,方向为从A-A剖面向前看(向齿条方向看)所见,图面显示了轨道组件、活动齿条、活动齿条与活动齿条的操纵机构的左双臂杠杆34、右双臂杠杆35的连接关系,显示的是活动齿条与升降设备驱动齿条啮合制动的状态;图4为与图3所示的相同视图方向显示的活动齿条与升降设备驱动齿条处于分离状态的示意图;图5为图1的B-B局部剖视图,方向为从B-B剖面往右看(往中心线方向看)所见,图面从纵剖面方向显示了轨道组件、活动齿条、活动齿条的限位机构、活动齿条的操纵机构的左双臂杠杆34的连接关系;一种齿轮齿条升降设备水平式平层控制及安全制动装置(以下简称水平式平层及安全制动装置),其特征是,装置按水平方向配置,安装位置在升降设备轿厢顶部或者底部,其组成包括,承重部件、轨道组件、活动齿条、活动齿条的限位机构、活动齿条的操纵机构、活动齿条的操纵机构的控制装置、手动解锁机构;所述的承重部件包括直接承重部件或者中间过渡承重部件;所述的轨道组件包括轨道窗口孔11、导向板27、承重部件兼上轨15和下轨18形成的水平轨道,所述的活动齿条包括右活动齿条16和左活动齿条12,所述的右活动齿条16和左活动齿条12穿过轨道窗口孔11,活动齿条的与升降设备的驱动齿条17相联系的部分的齿形处于可以与升降设备的驱动齿条17啮合或者分离的位置,通过在轨道组件上水平移动或者保持在某些确定的位置上实现与驱动齿条17的啮合或者分离,所述的确定的位置,包括与升降设备驱动齿条啮合的制动位置、或者与升降设备驱动齿条完全分离并且有一小段间隙的自由位置,所述的有一小段间隙,是指驱动齿条和与其相对的活动齿条齿顶平面间有2~5mm间隙;活动齿条与水平轨道的配合方式为动配合,接触表面为光滑低摩擦系数表面,以有利于活动齿条的移动,右活动齿条16和左活动齿条12顶部在进入制动状态后与承重部件兼上轨15直接接触承重;所述的活动齿条的限位机构包括,活动齿条的与导轨相联系的部分的内端面上方或者下方至少有一个方向开有导向槽,(参见图5),导向槽与导向板27的配合部分为动配合,以防止活动齿条向轿厢60的外侧或者内侧窜动;活动齿条顶部在进入制动状态后与升降设备轿厢的承重部件(图1中是承重部件兼上轨15)直接接触或者通过中间过渡承重部件接触承重;活动齿条的操纵机构操纵活动齿条在轨道孔上水平移动或者停留保持在某些确定的位置上,所述的活动齿条的操纵机构布置在升降设备轿厢的水平面方向的支持结构28上,其安装位置包括轿厢的顶部或者底部、或者其它合理的位置;所述的活动齿条的操纵机构的控制装置包括,机械装置、或者电气装置、或者液压装置、或者气动装置、或者电-液联合装置、或者电-气联合装置;所述的电-液联合装置、或者电-气联合装置包括电磁阀51,所述的电磁阀51的线圈的得电、失电受升降设备电气控制系统的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忠民,未经廖忠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211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置广告机的电梯轿厢和制造方法
- 下一篇:电梯前沿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