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氢脱硫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27148.4 | 申请日: | 201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369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发明(设计)人: | 李阳;兰玲;葛少辉;姜增琨;冯琪;鞠雅娜;钟海军;吕忠武;赵秦峰;李天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3/882 | 分类号: | B01J23/882;B01J23/883;C10G4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高龙鑫;王玉双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浸渍溶液 加氢脱硫催化剂 焙烧 金属前驱体 高分散 调变 浸渍 成型催化剂 负载型加氢 金属前躯体 脱硫催化剂 吸附作用 载体表面 电荷 浸渍液 间作 金属 成功 | ||
1.一种加氢脱硫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含Co-Mo的金属前驱体或含Ni-Mo的金属前驱体配成浸渍溶液,调节浸渍溶液的pH值至低于载体的零电点,用浸渍溶液浸渍载体,然后将载体干燥、焙烧,制得成型催化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氢脱硫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渍溶液为含有H3PO4、柠檬酸或草酸的酸性水溶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氢脱硫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Co-Mo的金属前驱体中Co的前驱体盐为硝酸钴、乙酸钴和碱式碳酸钴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氢脱硫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Ni-Mo的金属前驱体中Ni的前驱体盐为硝酸镍、乙酸镍和碱式碳酸镍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氢脱硫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Co-Mo的金属前驱体或所述含Ni-Mo的金属前驱体中Mo的前驱体盐为七水合钼酸铵、四水合钼酸铵和三氧化钼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氢脱硫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的零电点的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载体的粉末溶解于去离子水中,配置成0.4g/L的悬浊液,调节悬浊液pH值使其Zeta电位至零点,此时悬浊液的pH值即为载体的零电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氢脱硫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由γ-Al2O3和/或SiO2制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氢脱硫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氢脱硫催化剂中,以催化剂为基准,所含金属的总负载量为10-35wt%。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氢脱硫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各自金属的氧化物计,Mo的负载量为5~30wt%,Co或Ni的负载量为1~11wt%。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氢脱硫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温度为80-140℃,干燥时间为2-6h。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氢脱硫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焙烧温度为300-700℃,焙烧时间为4-8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2714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