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肽核酸和纳米金免标记比色检测原癌基因c‑mycmRNA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27729.8 | 申请日: | 201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44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乔海燕;代晓玉;曹祖斌;李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G01N21/33 |
代理公司: | 辽宁沈阳国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21100 | 代理人: | 姜婷婷 |
地址: | 11300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核酸 纳米 标记 比色 检测 基因 mycmrna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原癌基因c-myc mRNA分析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肽核酸和纳米金免标记比色检测原癌基因c-myc mRNA的方法。
背景技术
mRNA(messenger RNA)与人类许多基因疾病密切相关,在癌症的早期阶段中往往能观测到mRNA的异常表达。因此,对特定mRNA的灵敏检测对于实现遗传性疾病(肿瘤或癌症)的早期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mRNA的检测主要包括基于生物传感原理的荧光分析、电化学、电化学发光技术及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技术等。尽管这些检测技术灵敏度较高、实用性较强,但繁琐的实验过程和昂贵的仪器装置阻碍了其在疾病诊断、环境及食品安全监测等分析检测中的应用。因此,成本低廉、操作简单、能实现现场快速测定的方法逐渐受到人们的密切关注。特别是纳米技术与DNA检测技术相结合的比色基因检测方法得到了迅猛发展,尤其是纳米金(AuNPs)凭借制备简单、粒径可控、生物兼容性好等优点在生物检测中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许多工作者利用功能化AuNPs实现了对核酸,小分子和细胞的灵敏检测。这些检测基于“交联聚集”方法:利用功能化AuNPs表面的修饰配体(DNA)与目标分析物间的相互作用来克服粒子间的斥力发生聚集,由于AuNPs颜色对聚集比较敏感,通过观察颜色变化实现对目标分析物的检测。由于RNA极易被核酸酶降解,若构建基于DNA为捕获探针的“交联聚集”比色法,不仅操作步骤繁琐,而且在形成的DNA-RNA在检测过程中容易被酶分解掉。
肽核酸(PNA)是一类新的以肽键连接的寡核苷酸模拟物,N-(2-氨基乙基)甘氨酸替代糖-磷酸酯的骨架在结构上很好地模拟了DNA,空间大小与天然核酸相近,加上结构方面的其他特性,PNA既保持了对核酸的特异识别能力,又比寡核苷酸具有更多的优点,主要表现如下三个方面:(1)由于PNA呈电中性,与RNA的杂交不存在静电斥力,因而PNA与RNA之间亲和性较DNA更强,结合的稳定性和特异性都大大提高;(2)PNA识别单碱基的能力强于RNA和DNA;(3)PNA抗酶解能力增强。PNA的酰胺键不同于氨基酸的肽键,其生物学性质极为稳定,而且与RNA形成的复合物不是RNA酶H的底物,不易被蛋白酶或核酸酶降解。用PNA替代DNA分子对目标RNA进行检测,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成为本领域一直渴望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利用肽核酸和纳米金免标记比色检测原癌基因c-myc mRNA的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操作步骤繁琐、检测过程中容易被酶分解掉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下述步骤:
首先在合成的酒红色纳米金溶液中加入PNA,此时溶液的颜色为蓝色,同时观察紫外吸收光谱,当加入原癌基因c-myc mRNA的有效序列与PNA杂交后,溶液的颜色又变回酒红色,同时紫外吸收光谱也恢复,由此,低达50nM靶RNA肉眼即能够检测出。
所述的纳米金(AuNPs)的合成过程为:
步骤1、取HAuCl4·3H2O配制50mL浓度为0.01%HAuCl4水溶液;
步骤2、取柠檬酸钠配制1mL浓度为1%柠檬酸钠水溶液;
步骤3、将50mL 0.01%HAuCl4水溶液加热到沸腾,剧烈搅拌下加入1.0mL1%柠檬酸钠水溶液,恒温加热搅拌15min,停止加热继续搅拌至室温,即得酒红色AuNPs溶液。
所述的AuNPs溶液的浓度为0.45nM;AuNPs粒径为13.2±0.5nm。
所述的PNA为在C端和N端未修饰的12个碱基的肽核酸序列:
12-mer PNA(N'-GCATCG TCG CGG-C')。
所述的原癌基因c-myc mRNA的有效序列为:
5’-CCG CGA CGA UGC-3’(RNAcom)。
所述的单个碱基错配的RNA序列:
5’-CCG CGA GGA UGC-3’(RNAmis)。
本发明的优点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未经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277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