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蛹虫草黑茶的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29085.6 | 申请日: | 201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153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观云阁商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14 | 分类号: | A23F3/14;A23F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11 | 代理人: | 郑自群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虫草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黑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蛹虫草黑茶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黑茶属全发酵茶,出现于1034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由于黑茶的原料比较粗老,制造过程中往往要堆积发酵较长时间,所以叶片大多呈现暗褐色,因此被人们称为黑茶,六大茶类之一,主产区为四川、云南、湖北、湖南等地。黑茶采用的原料较粗老,是压制紧压茶的主要原料。制茶工艺一般包括杀青、揉捻、渥堆和干燥四道工序。
黑茶中含有较丰富的营养成份,具有很好的保健功效,不仅能抗氧化延缓衰老、杀菌消炎、利尿解毒,同时在降血脂、降血压、降糖、减肥、预防心血管疾病、抗癌等方面具有显著功效。
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L.)Link]又名北冬虫夏草,隶属于真菌界、子囊菌门、子囊菌纲、粪壳菌亚纲、肉座菌目、麦角菌科、虫草属,又名北虫草,北冬虫夏草。它是虫草属真菌的模式种,其宿主主要为鳞翅目的蚕蛾科、舟蛾科、天蚕蛾科等。它是由子座与菌核两部分组成的复合体。其无性型为蛹草拟青霉[Paecilomyces militaris(Kob.)Br.&Sm.]。其分布广泛,在我国河北、陕西、安徽、吉林、辽宁、云南、青海、贵州、四川、广西等均有发现。蛹虫草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包括虫草酸(D-甘露醇)、虫草多糖、虫草菌素(cordycepin)、N6-甲基腺苷(N6-methyladenosine)、05-乙酰虫草素(05-acetylcordycepin)、腺苷、3-氨基-3-脱氧腺苷、高瓜氨酰氨基腺苷、赖氨酰氨基腺苷、麦角甾醇过氧化物(ergosterol peroxide)和虫草环肽(cordycepeptide)等。虫草菌素是蛹虫草最重要的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显著的药理作用。
新华本草纲要》记载蛹虫草功效为:“全草味甘,性平,有益肺肾、补精髓、止血化痰”。蛹虫草可用于肺结核、老人虚弱、贫血等,是具有滋补功能的珍贵中药材。于2003年被批准为国家一类新药(中药)。人们对蛹虫草的药理作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证实其具有广泛的药理学活性及临床作用。比如:抗肿瘤作用,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调节神经系统的作用,对肺虚咳嗽,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有较好的疗效。对肾虚所致的阳痿早泄有良好的治疗及保健作用,对肾虚腰痛,糖尿病,蛋白尿等肾功能障碍患者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抗衰老作用。
现有技术中对于茶中加蛹虫草等保健药物一般采用直接混合的方式,使该种蛹虫草茶中茶叶与蛹虫草的活性成分不能有效的结合并为人体所吸收,或者由于加工等原因而导致其口感差、色泽不好,影响了产品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蛹虫草黑茶的加工方法,该加工方法获得的黑茶不仅蛹虫草的活性成分不能有效的结合并为人体所吸收的问题,还解决高嫩度茶叶为原料所加工的黑茶具有酸馊味,叶底呈腐泥状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蛹虫草黑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摘:采收高嫩度的单芽和/或一芽一叶的茶叶;
2)摊青增香:将采摘后的鲜叶摊于恒温室内,在温度25~30℃下,用25~30℃温风往鲜叶上面吹过,直至鲜叶含水量为50~60%;
3)摇青:将大麦与新鲜茶叶置于摇青机中,转速为100~120r/min,至以出现强烈青气和叶缘红点为度,随后除去大麦;
4)揉捻:采用揉捻机将步骤3)得到的摇青茶叶揉捻;
5)解块和理条:将步骤4)所得的揉捻成团的茶叶打散、理直;
6)在步骤5)所得茶叶中喷洒茶叶重量4%~10%的蛹虫草孢子粉悬浮液,于30℃~35℃晾干至茶叶含水量为25~35%;
7)渥堆发酵:将经步骤6)处理后的茶叶堆放于竹筐内,用潮湿的白棉布覆盖茶叶表面,发酵参数:发酵温度30℃~35℃,茶叶含水量25~35%,发酵时间12~24小时,然后升温至45℃~52℃,通入空气再发酵12~24小时,发酵至茶叶叶色由黄转为深黄或褐色,带黏汁,滑手,发出醇香味;其中,当温度超过52℃时,翻堆散热至25~45℃;
8)再解块和理条:将步骤7)所得的茶叶打散、理直;
9)干燥:将步骤8)所得茶叶于100~120℃烘茶,直至含水量为6~7%,即可。
进一步,所述步骤4)揉捻具体为通过揉捻机对茶叶进行揉捻处理,第一次揉20~24分钟,采用无压力揉捻;第二次揉30~40分钟,采用轻压揉捻;第三次揉15~20分钟,采用重压揉捻,揉捻至8分钟时,进行4分钟的无压力揉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观云阁商贸有限公司,未经合肥观云阁商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290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