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条斑紫菜贝壳丝状体黄斑病防治方法及培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31394.7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888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胡传明;周伟;陆勤勤;许广平;杨立恩;邓银银;陈国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33/02 | 分类号: | A01G33/02;A01N63/20;A01N63/22;A01N61/00;A01P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驰纳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7 | 代理人: | 蒋路帆 |
地址: | 226007***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紫菜 贝壳 丝状 黄斑 防治 方法 培养 装置 | ||
1.一种条斑紫菜贝壳丝状体黄斑病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调制浸泡液pH值;
步骤S2,将贝壳丝状体放入S1浸泡液中浸泡;
步骤S3,设定间隔时间,多次重复S2浸泡步骤;
所述步骤S2具体步骤如下,
S21:将育苗池中的贝壳丝状体分成1-5组在浸泡液中浸泡,每组浸泡时间间隔5min,浸泡总时间则为5min~25min,浸泡后用淡水对贝壳进行充分冲洗,保证壳面pH值与淡水pH值相同;
S22:淡水冲洗干净后贝壳丝状体复养;将浸泡后贝壳丝状体采用显微观察壳面情况,测定紫菜丝状体存活率和黄斑病病菌存活率;
所述防治方法还包括浸泡育苗池步骤,具体步骤为用醋酸或是盐酸浸泡育苗池,浸泡时间大于20min;浸泡后用淡水对育苗池充分冲洗至pH值稳定;
所述防治方法还包括预防步骤;所述预防步骤为在浸泡育苗池步骤处理之后在育苗池中加入纯度大于108cfy/g的蛭弧菌粉;
所述浸泡液中还添加有黄斑病防治剂,所述黄斑病防治剂由下列化合物组成:特氏丙酸杆菌抗菌代谢物、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产物和陈海水;其重量分数分别为特氏丙酸杆菌抗菌代谢物50%~60%;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产物20%~30%;陈海水10%~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所述浸泡液的pH值范围为5.0~6.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设定间隔时间为1-2个星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泡液中黄斑病防治剂其质量分数为:特氏丙酸杆菌抗菌代谢物55%;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产物25%;陈海水20%。
5.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中防治方法中的培养装置,所述培养装置(1)包括培养箱体(2);所述培养箱体(2)的顶部设有培养单元(4);所述培养单元(4)沿箱体横向方向分为三个培养基,分别为培养基a、培养基b和培养基c,且培养基之间的组成结构相同,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a包括气缸(45)、培养槽(41)、排水箱(43)、托盘(42)和密封圈(44);培养槽(41)底部开有通孔,通孔截面为正等腰梯形;所述通孔中放置托盘(42),托盘(42)形状与通孔截面形状一致,托盘(42)的底部与气缸(45)顶部进行连接,通过气缸(45)的升降带动托盘(42)升降,所述排水箱(43)设于培养槽(41)底部,处于气缸(45)与托盘(42)之间;所述密封圈(44)设于排水箱(43)与气缸(45)连接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箱(43)的侧壁上开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分为斜坡段a(46)、斜坡段b(47)、斜坡段c(48)和斜坡段d(49),所述斜坡段a(46)的走向沿培养基的纵向方向;所述斜坡段b(47)设于培养基b上;斜坡段c(48)设于培养基c上,其中斜坡长度由小到大排序为斜坡段a(46)斜坡段b(47)斜坡段c(48);斜坡段d(49)的走向沿培养基的横向方向,将三个培养基的排水槽连接,通至培养箱体(2)侧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未经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3139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芽菜家用生产设备
- 下一篇:天麻高效有性繁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