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间包预应力施加机构的装配方法及防下挠中间包的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31793.3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3514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邓爱军;范鼎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D41/00 | 分类号: | B22D4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蒋海军;胡锋锋 |
地址: | 243002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间 预应力 施加 机构 装配 方法 防下挠 制备 工艺 | ||
1.一种中间包预应力施加机构的装配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制备混凝土
将水泥、耐火骨料、填充剂、添加剂、防锈剂、减水剂和水混合,搅拌均匀后得到耐热混凝土浆料;
(2)浇筑预应力施加机构
将耐热混凝土浆料浇筑到定型箱体内,浇筑完成后在15-25℃的环境中养护,再将预应力钢筋(220)安装于钢筋套管(212)内,使得预应力施加机构(200)发生弯曲而产生挠度;所述的步骤(2)浇筑预应力施加机构的具体步骤为:
A、关闭定型箱体的浆料进口端,将排气口与真空泵相连,并对定型箱体进行抽真空;
B、关闭排气口,将耐热混凝土浆料的管道与浆料进口端相连,耐热混凝土浆料浇筑到定型箱体内,压实之后保持20-30min;
C、浇筑完成后在15-25℃的环境中养护,在养护的过程中当耐热混凝土强度达到485±5MPa时,将预应力钢筋(220)安装于钢筋套管(212)内,并安装预应力锚具(221),使得预应力施加机构(200)发生弯曲而产生挠度;而后在钢筋套管(212)中注入孔道压浆剂,再继续养护2-3天;
(3)安装配合施加预应力
将预应力施加机构(200)安装于中间包主体(100)的下部,且预应力施加机构(200)弧形弯曲的弧形顶部(201)与中间包底板(110)相接触,并向中间包底板(110)施加向上的预应力,而后完成安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间包预应力施加机构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制备混凝土的具体步骤为:将水泥40-45份,耐火骨料25-35份,填充剂5-10份,添加剂8-15份,防锈剂1份,减水剂1份,水5份混合得到混合料,并将混合料加入到搅拌机中搅拌10~20min,搅拌均匀后得到耐热混凝土浆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间包预应力施加机构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安装配合施加预应力的具体步骤为:
A、在成品中间包的中间包侧板(120)的下部安装连接凸板(121),所述的连接凸板(121)沿着中间包侧板(120)的倾斜方向倾斜设置;
B、在预应力施加机构(200)的定位加强构件(214)上切割定位槽,且定位槽与连接凸板(121)相配合;
C、将连接凸板(121)与定位加强构件(214)上的定位槽相配合,将预应力施加机构(200)安装于中间包主体(100)的下部,且预应力施加机构(200)弧形弯曲的弧形顶部(201)与中间包底板(110)相接触,并向中间包底板(110)施加向上的预应力。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中间包预应力施加机构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添加剂包括氟硅酸钠和水玻璃。
5.一种防下挠中间包的制备工艺:其步骤为:
步骤一:制备中间包
将胎膜放入浇筑外壳内,并保持胎膜水平;向胎膜与中间包外壳之间的间隙中注入中间包耐火材料;采用振动机将中间包耐火材料振动捣实,捣实完成后进行干燥、烘烤;烘烤完成后制备得到中间包;
步骤二:装配预应力施加机构
采用权利要求1-4任一项的装配方法在中间包上装配预应力施加机构,制备得到防下挠中间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下挠中间包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制备得到的防下挠中间包包括:
中间包主体(100),该中间包主体(100)包括中间包底板(110)和中间包侧板(120),中间包底板(110)水平设置,中间包底板(110)四周安装有中间包侧板(120);
预应力施加机构(200),该预应力施加机构(200)中部呈弧形向上弯曲;
所述的预应力施加机构(200)安装于中间包底板(110)下部,预应力施加机构(200)中部与中间包底板(110)接触,并向中间包底板(110)施加预应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下挠中间包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预应力施加机构(200)的弧形顶部(201)与中间包底板(110)相接触,弧形顶部(201)向中间包底板(110)施加向上的预应力。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防下挠中间包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预应力施加机构(200)包括混凝土填充单元(210)和预应力钢筋(220),所述的混凝土填充单元(210)内填充有耐热混凝土层(213),所述的混凝土填充单元(210)上设有钢筋套管(212),预应力钢筋(220)安装于钢筋套管(212)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业大学,未经安徽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3179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