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泥热解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38138.0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988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蒋子才;蒋子厚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碧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0 | 分类号: | C02F11/10;C10G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47 | 代理人: | 郑永胜,王浩然 |
地址: | 2142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泥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油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油泥热解工艺。
背景技术
油泥是含油污泥,属于HW08类危险废物,具有易燃性和毒性,而且油泥中的有毒物质难以降解,对生态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油泥处理难度大,目前没有得到有效地处理,石油炼化等行业每年产生数百万吨含油污泥,且存量巨大。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泥热解工艺,该工艺能够对油泥进行热解处理后回收利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油泥热解工艺,该工艺包括:将油泥在真空负压下进行油泥热解,得到热解废渣和热解蒸汽;其中,所述油泥热解的条件包括:温度为95~350℃,绝对压力小于900毫巴,时间为4-8小时。
可选的,通过真空发生器抽取得到热解蒸汽。
可选的,所述油泥热解包括第一热解和第二热解;所述第一热解的绝对压力为700~900毫巴,温度为95~150℃,时间为1~3小时;所述第二热解的绝对压力小于50毫巴,温度为150~350℃,时间为3~7小时。
可选的,将所述油泥从油泥热解装置的圆筒形壳体侧壁上的油泥入口送入所述圆筒形壳体的内腔体中,并经内腔体中搅拌轴上固定的搅拌叶片的作用下以及外腔体中容纳的加热装置的加热下进行油泥热解反应,得到的热解废渣和热解蒸汽分别从热解废渣出口和热解蒸汽出口送出;其中,所述搅拌轴通过位于所述圆筒形壳体外部的驱动电机所驱动,所述圆筒形壳体包括形状相适应的内壳体和外壳体,所述内腔体位于所述内壳体内,所述外腔体位于所述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优选地,所述油泥热解装置设置有形成在所述圆筒形壳体的侧壁上的油泥入口和热解废渣出口,所述热解蒸汽出口设置在油泥入口的侧面,并由蒸汽电动阀控制开闭。
可选的,所述圆筒形壳体沿轴向水平放置;将所述油泥从所述圆筒形壳体顶部的油泥入口送入,将所述热解废渣通过位于所述圆筒形壳体底部的热解废渣出口送出,将所述热解蒸汽从所述圆筒形壳体顶部的热解蒸汽出口送出。
可选的,所述搅拌叶片为单向搅拌叶片;将所述油泥和热解蒸汽从分别位于所述圆筒形壳体轴向两端顶部的油泥入口和热解蒸汽出口分别送入和送出所述油泥热解装置,将所述热解废渣通过位于所述圆筒形壳体靠近所述热解蒸汽出口一端底部的热解废渣出口送出。
可选的,所述搅拌叶片为双向搅拌叶片;将所述油泥从所述圆筒形壳体轴向两端顶部的两个油泥入口送入,将所述热解废渣通过位于所述圆筒形壳体轴向中心底部的热解废渣出口送出,将所述热解蒸汽从所述圆筒形壳体轴向中心顶部的热解蒸汽出口送出。
可选的,将所述油泥依次通过所述油泥入口上方的投料仓和第一电动阀送入所述内腔体中。
可选的,将所述热解废渣通过位于所述热解废渣出口下方的第二电动阀送出所述内腔体。
可选的,所述油泥为选自落地油泥、大罐油泥、油基钻屑、作业油泥、水处理泥和液态油泥中的至少一种。
本公开的油泥热解工艺一方面能够回收油泥中的油类产物进行资源再利用,另一方面能够对油泥进行处理,防止后续排放对环境的污染。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油泥热解工艺所采用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油泥热解工艺所采用装置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圆筒形壳体2 搅拌叶片 3 投料仓
4 第一电动阀5 驱动电机 6 第二电动阀
14真空发生器17电热丝 41蒸汽电动阀
100 搅拌轴101 硅酸盐层 900 进料斗
901 输送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碧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碧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381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泥资源化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剩余活性污泥低能耗干化处理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