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音响五金件冲压自动化上下料机械手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38427.0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947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刘开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滁州品之达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43/18 | 分类号: | B21D43/18;B21D4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9000 安徽省滁州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音响 五金件 冲压 自动化 上下 机械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上下料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音响五金件冲压自动化上下料机械手。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冲压机加工技术是机械制造、家用电器、仪器仪表灯行业极为重要的一种加工手段,但目前国内金属压力加工成型的主要设备,但目前冲压机的上下料工作及压力机之间的工件传送大多由人工操作完成,生产效率低,工作环境恶劣,工人劳动强度大,人身伤害事故难以避免;现有的冲压机自动化上下料设备中,一般采用压力机的主轴动力输出作为驱动或由单独的交流驱动,利用凸轮和连杆机构等方式传动,来实现上下料所需的再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上的运动。存在以下缺点:灵活性差,产品调整困难,不能满足多品种、中小批量现代化生产方式的要求。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汽车音响五金件冲压自动化上下料机械手。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汽车音响五金件冲压自动化上下料机械手,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一侧内壁上设有第一伺服电机,且基座远离第一伺服电机的一侧内壁上设有第三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三伺服电机均连接有L型立柱,且立柱上连接有伸缩电机,所述伸缩电机的下方设有吸头,所述吸头为喇叭状吸盘,且吸头上连接有导气管,且导气管远离吸头的一侧连接有吸气泵,所述吸气泵的上方设有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输送带、输送框架和第二伺服电机,所述输送框架上设有输送带,且输送框架内设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与输送带相配合,所述输送装置的上方固定有冲压机,所述基座上靠近第一伺服电机的位置上设有原材料箱,且基座靠近第三伺服电机的一侧设有冲压件存储箱,且原材料箱和冲压件存储箱均位于吸头的下方。
优选地,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和第三伺服电机均连接有控制器,且吸气泵、伸缩电机和冲压机均与控制器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伺服电机、吸气泵、伸缩电机、第二伺服电机、冲压机、第三伺服电机和控制器均连接有电源。
优选地,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和第三伺服电机相配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伸缩电机的下方设有吸头,且吸头通过导气管连接有吸气泵,伸缩电机伸缩配合吸气泵,吸气泵吸气可使吸头轻易吸住原材料或冲压件,吸气泵不工作,可放下原材料和冲压件。
2、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三伺服电机均连接有L型立柱,立柱上连接有伸缩电机,可通过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三伺服电机的转向运动实现原材料或冲压件的转移,避免了人工操作过程中产生的人身事故伤害。
3、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和第三伺服电机相配合,使冲压生产形成流水线作业,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省了人力物力降低了生产成本。
以上设计,通过机械代替人工操作,将操作人员从繁杂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同时可避免工人操作过程中遇到的人身事故伤害,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降低了生产成本,机械操作,流水线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创造了良好的生产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汽车音响五金件冲压自动化上下料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座、2第一伺服电机、3吸气泵、4原材料箱、5立柱、6伸缩电机、7吸头、8导气管、9输送装置、10第二伺服电机、11冲压机、12冲压件存储箱、21第三伺服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滁州品之达电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滁州品之达电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384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悬挂式冲压上料机械手
- 下一篇:直进直出式冲床单棒料接料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