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模态探测系统的坐标配准模体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39163.0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900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于庆泽;李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赛诺联合医疗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6/00 | 分类号: | A61B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江崇玉 |
地址: | 100013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模态 探测 系统 坐标 配准模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模态探测系统的坐标配准模体,属于医学成像技术领域。坐标配准模体包括:第一竖板、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固定在第一竖板上;第一横板上设置K个凹槽,第二横板上设置E个凹槽,K个凹槽和E个凹槽中的任意四个凹槽不在同一个平面内,K个凹槽在多模态探测系统的垂直方向上的第一投影,与E个凹槽在垂直方向上的第二投影不重叠,每个凹槽中存放X射线显影剂和示踪剂的混合液;其中,K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E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且K+E≥4。本发明通过第一竖板固定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上设置存放X射线显影剂和示踪剂的凹槽,提高了坐标配准模体的稳定性,节省了使用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学成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模态探测系统的坐标配准模体。
背景技术
在多模态探测系统中,通常将两种不同的探测器探测的同一目标对象的图像进行耦合,以实现对目标对象进行分析。例如,在PET-CT(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扫描)探测系统中,将PET探测器探测的人体内病灶的PET图像和CT探测器探测人体器官组织的CT图像进行耦合,以实现定位病灶位置。为了便于将PET图像和CT图像进行耦合,在通过PET探测器探测PET图像,以及通过CT探测器探测CT图像之前,需要对PET探测器的FOV(Field-of-View,视野)坐标系和CT探测器的FOV坐标系进行配准。
目前,在对PET探测器的FOV坐标系和CT探测器的FOV坐标系进行配准时,工程师手动调节PET探测器和CT探测器,将PET探测器的FOV坐标系和CT探测器的FOV坐标系调节一致;也即PET探测器的FOV坐标系的原点和CT探测器的FOV坐标系的原点重合,PET探测器的FOV坐标系的X、Y、Z轴分别与CT探测器的FOV坐标系的X、Y、Z轴平行。
然而手动调节PET探测器和CT探测器实现坐标配准时,会存在误差;因此,目前急需一个坐标配准模体,分别通过PET探测器和CT探测器探测该坐标配准模体,得到两张图像,通过对这两张图像进行分析,实现坐标配准。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模态探测系统的坐标配准模体。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模态探测系统的坐标配准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坐标配准模体包括:第一竖板、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
所述第一横板和所述第二横板固定在所述第一竖板上;
所述第一横板上设置K个凹槽,所述第二横板上设置E个凹槽,所述K个凹槽和所述E个凹槽中的任意四个凹槽不在同一个平面内,所述K个凹槽在所述多模态探测系统的垂直方向上的第一投影,与所述E个凹槽在所述垂直方向上的第二投影不重叠,每个凹槽中存放X射线显影剂和示踪剂的混合液;
其中,所述K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所述E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且所述K+E≥4。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坐标配准模体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横板;
所述至少一个第三横板固定在所述第一竖板上;
对于每个第三横板,所述第三横板上设置至少一个凹槽,所述K个凹槽、所述E个凹槽和所述至少一个凹槽中的任意四个凹槽不在同一个共面内,且所述至少一个凹槽在所述垂直方向上的第三投影分别与所述第一投影和所述第二投影不重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坐标配准模体还包括:第二竖板;
所述第一竖板和所述第二竖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横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竖板上,所述第一横板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竖板上。
所述第二横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竖板上,所述第二横板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竖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赛诺联合医疗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赛诺联合医疗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391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