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结核候选药物PA-824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40177.4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3239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姚明;杨成雄;李立威;刘娥;李立;詹红菊;范伟伟;田娟;桑大永;毛学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荆楚理工学院;荆门医药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D498/04 | 分类号: | C07D498/04;A61P31/06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48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核 候选 药物 pa 824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结核候选药物PA‑824的合成方法。该方法通过四步反应实现PA‑824的合成,包括亲核开环氧反应、氧烷基化反应、脱酯基保护和过渡金属催化的碳氢键活化烷氧化反应。整个制备过程所需原料廉价易得,避免使用易爆炸原料2,4‑二硝基咪唑,操作简单容易控制,纯化方便,易于规模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硝基咪唑吡喃类化合物PA-824的合成,该化合物为抗结核候选药物。
背景技术
PA-824是一种硝基咪唑吡喃类化合物,对敏感和耐药结核杆菌均有效,可以杀死处于潜伏期的结核杆菌,并且与一线的抗结核药物无交叉耐药现象。2002年,全球抗结核联盟(TB联盟)和美国国立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达成协议,将PA-824作为新型抗结核药物研究,目前已完成Ⅱ期临床(结果尚未公布),同时作为活性成分与莫西沙星、吡嗪酰胺组成新的复方制剂-PaMZ,目前也处于Ⅱ期临床。
PA-824,淡黄色结晶性粉末,分子式为:C13H12N3O5F3,分子量为:359.26。1997年,Pathogenesis公司发明了PA-824的第一条合成路线,合成线路采用了硅保护基以及大量的四丁基氟化铵等试剂,价格高昂。2007年,Orita研究组对第一条路线的第一步反应进行改进,选用无溶剂反应,收率显著提高,但硅保护基的使用导致合成成本较高和去保护基成环反应比较困难。2009年Palmer研究组报道了一条副产物较多的合成线路,使用极少。2010年Sorensen研究组以2-氯-4-硝基咪唑为原料的五步合成路线,路线的整体收率不高。2010年上海阳帆公司报道了以2,4-二硝基咪唑(该化合物需通过3步反应制备)为原料的合成线路,以及2014年专利“抗结核候选药物PA-824的合成方法”(申请号201410372448.6)公开的合成方法,虽然合成路线的收率得到显著提高,但仍需要使用易爆炸原料2,4-二硝基咪唑,不利于规模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硝基咪唑吡喃类抗结核候选药物PA-824的合成方法,对现有的PA-824的合成方法进行改进,避免使用易爆炸原料2,4-二硝基咪唑,开发出一条简单易行、操作简单、反应步骤少、易于规模化制备的新方法,通过四步反应实现PA-824的合成。
本发明的实现过程如下:
一种硝基咪唑吡喃类抗结核候选药物PA-824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4-硝基咪唑与(S)-(+)-缩水甘油丁酸酯进行亲核开环反应得到化合物1;
(2)化合物1与4-三氟甲氧基溴苄反应,得到化合物2;
(3)化合物2脱酯保护基得到化合物3;
(4)化合物3在过渡金属的催化下进行分子内碳氢键活化烷氧化反应,得到PA-824。
上述步骤(1)中,氮气保护下,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4-硝基咪唑和(S)-(+)-缩水甘油丁酸酯进行亲核开环反应得到化合物1,反应温度为60~80℃,反应时间为48~96h,4-硝基咪唑与(S)-(+)-缩水甘油丁酸酯用量的摩尔比为1∶(1~2)。
上述步骤(2)中,氮气保护下,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加入化合物1和4-三氟甲氧基溴苄,然后在-10~0℃条件下加入氢化钠NaH,加完后升温至20~25℃,反应3h得到化合物2,化合物1与4-三氟甲氧基溴苄、NaH用量的摩尔比为1∶(1~2)∶1。
上述步骤(3)中,化合物2在碳酸钾的作用下进行酯水解反应得到化合物3,反应溶剂为甲醇,反应温度为20~25℃,反应时间为2h,化合物2与碳酸钾的摩尔比为1∶(2~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荆楚理工学院;荆门医药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荆楚理工学院;荆门医药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401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