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开放式自屏蔽磁共振成像超导磁体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41821.X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29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李毅;胡洋;王秋良;朱旭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F6/06 | 分类号: | H01F6/06;G01R33/3815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51 | 代理人: | 关玲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放式 屏蔽 磁共振 成像 超导 磁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磁共振全身成像领域的超导磁体,特别涉及一种开放式自屏蔽型超导磁体。
背景技术
磁场均匀度是核磁共振成像(MRI)系统中最为重要的指标之一,其大小反映了MRI系统中磁体性能的优劣。一般要求在可容纳人体宽度的40cm球域成像空间内磁场的峰峰值不均匀度应小于10ppm(百万分之一)。通过设计具有较高均匀度的磁体以及使用匀场技术实现高均匀度磁场,如铁片匀场、室温线圈匀场、低温线圈匀场等。
一般的核磁成像磁体为管道形,可以提供较高的磁场均匀度。但是管道形磁体给患者产生密闭感,部分患者会因此产生幽闭恐惧症。虽然近年来通过将管道的长度缩短产生一些短腔磁体结构,但是仍然无法满足开放性的要求。此外,管道形成像磁体只能用于医学成像,无法进行实时的医学诊疗,即介入治疗。从介入治疗以及医学诊断技术的发展来看,需要一种处于更加开放及紧凑的磁体以适应医学介入治疗的需要。介入治疗一般需要满足垂直间隙最小处大于0.5米,以便于患者进入磁场区,垂直间隙最大处大于0.75米,以便于放置一些医疗探测装置,此外为了便于医生从磁体外部进行手术操作,磁体的外径最大处一般需小于1.5米。
因此需要开发具有大开放空间的紧凑型全身成像超导磁体,一方面给患者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另一方面也给医生提供实时治疗的操作空间。
当前的完全开放式磁共振成像产品以永磁磁体为主,提供1T以下的中心磁场,或者是超导磁体提供主磁场、铁磁磁体提供磁屏蔽及匀场的超导铁磁磁体。开放式全身成像磁体通常采用“C”形悬臂式或“Π”型立式结构,外直径一般大于2米。WO/2007/094844提供了一种开放式磁共振成像的永磁磁体结构,中心磁场可达1T。WO/1998/007362提供了一种双面结构的磁共振成像永磁磁体。中国专利CN302850947S提供了一种两立柱开放式Π型超导铁磁型磁共振磁体。开放式永磁成像磁体以及开放式超导铁磁型成像磁体的主要问题是,漏磁产生的杂散场空间很大,为了避免损坏周围电气设备,需要重量和体积都很大的铁扼机构来收缩杂散场空间,从而导致医院安装以及医生操作的困难;而且对永磁磁体而言,其产生的磁场强度也较低,一般低于0.7T,成像清晰度较低。
少数公司和科研院所也发展了开放式磁共振成像超导磁体。对于开放式结构,全超导磁体的超导线圈的空间分布受到限制只能采用分离式,即由多对关于均匀区对称分布的超导线圈组成,这种结构往往在磁体加工安装后很难获得很好的磁场均匀度,为了获得高均匀度磁场用于成像,需要更多的匀场装置,占据更多的使用空间,且还需花费更多时间进行匀场操作。如日立公司和飞利浦公司的相关产品。飞利浦公司的中国专利CN02824552只采用一对超导线圈的开放式磁体结构,这需要后续使用很多铁磁匀场片来修正磁场的不均匀度。中国专利CN102360690A采用5对超导线圈,磁场均匀度较高,但内部结构复杂不利于制造,且外直径大于2米,不利于医生的介入式手术治疗。
采用全超导线圈的开放式磁共振成像磁体的另外的难题是:磁屏蔽使磁体制造成本和技术难度加大。对于采用铁磁屏蔽的开放式超导磁体结构而言,加入铁磁屏蔽以后磁体系统过于庞大。而采用主动屏蔽的开放式超导磁体,最高场和中心场比值一般较大,为了避免在超导线圈内产生高磁场,超导磁体一般设计的外径较大,且上下极间隙较小,这又使磁体体积变大同时开放性变差,从而不利于医生的手术操作等介入式治疗,因此需要发明新的磁体结构来克服这种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磁共振超导磁体系统体积大、开放性不足,以及磁场均匀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开放式自屏蔽超导磁体。本发明开放式的超导磁体结构可获得较大的开放空间,较小的磁体尺寸,较高的磁场均匀度,较弱的杂散场,适合于医疗诊断,尤其是介入治疗使用。
本发明超导磁体由四对超导线圈组成,四对超导线圈沿z坐标上下布置,关于中心对称。所述的四对超导线圈包括一对平面指纹匀场线圈组,一对第一主磁场线圈,一对第二主磁场线圈和一对屏蔽线圈。平面指纹匀场线圈组布置在离中心点最近处,向外依次布置有第一主磁场线圈和第二主磁场线圈,屏蔽线圈布置在最外层。四对超导线圈置于同一低温杜瓦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4182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导线圈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液压传动永磁搅拌器的永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