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进7xxx系铝合金厚板组织与性能的强变形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44142.8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468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李锡武;熊柏青;张永安;李志辉;刘红伟;黄树晖;闫宏伟;闫丽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7/00 | 分类号: | B21B37/00;B21B37/74;B21B37/56;B21B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刘秀青;熊国裕 |
地址: | 101407 北京市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轧制 单道次压下率 速度控制 铝合金厚板 强变形 锭坯 加热 热处理加热装置 铝合金锭坯 保温处理 快速转移 坯料冷却 微观组织 综合性能 改进 热变形 放入 厚板 轧机 合金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进7xxx系铝合金厚板组织与性能的强变形轧制方法,包含以下步骤:(1)锭坯加热:将7xxx系铝合金锭坯放入热处理加热装置中,进行保温处理;(2)阶段I轧制:将加热好的锭坯快速转移至轧机进行轧制热变形,共1~3道次,单道次压下率控制在3~8%,轧制速度控制在0.5~3.5m/s;(3)阶段II轧制:单道次压下率控制在10~40%,共3~10道次,轧制速度控制在0.5~3.0m/s;(4)阶段III轧制:单道次压下率控制在6~15%,共1~3道次,轧制速度控制在0.5~2.5m/s;(5)完成步骤(4),将坯料冷却至室温。本发明可以显著改进合金厚板的微观组织及其综合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合金变形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7xxx系(Al-Zn-Mg-Cu)铝合金的轧制变形方法;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进7xxx系铝合金厚板组织与性能的强变形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铝合金具有比重轻、易加工、制造成本低、综合性能良好、原材料资源丰富、可依托的基础工业实力强等特点,长期以来在航空航天、交通运输、武器装备等工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各种先进装备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支柱材料之一。在所有商用铝合金中,7xxx系(Al-Zn-Mg-Cu系)铝合金属强度最高的一个系列,具有比强度高、综合性能优良、加工性能良好等突出特点;其主要产品形式包括板材、锻件、型材、丝材等,其中,板材产品特别是预拉伸厚板(厚度规格6mm以上)的占比最大、应用最为广泛。特别是,近年来伴随着飞机结构件大型化和整体化的发展趋势,7xxx系铝合金厚板被进一步用于取代成本高、综合性能一致性控制困难的锻件,大量应用于当代飞机的机身承力框和舱壁板、机翼翼梁和翼肋、翼身对接接头等制造,是世界各国航空航天工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
在7xxx系铝合金的各种产品形式中,厚板属于大规格产品范畴,通常需要采用大规格的方锭以及大功率的轧机、拉伸机等重大装备,7xxx系铝合金的轧制变形及其对晶粒组织均匀性控制难度很大,成为7xxx系铝合金产品不断向大规格化、高性能化方向发展所面临的主要技术难题。在超高强7xxx系铝合金厚板的传统轧制生产过程中,为避免开裂、并保证板材芯部充分变形,单道次变形量一般不超过15%、而总变形量须达到80%以上。以此推算,轧制150~200mm厚度的7xxx系铝合金厚板,所需铸锭厚度至少要达到750mm以上,铸锭制造难度极大。而且,对于超高强铝合金大规格铸锭的热轧变形,往往存在着在轧制初始阶段变形很难深入内部、厚度方向上组织性能严重不均匀等技术问题。因此,如何利用现已更新换代的先进装备条件、对7xxx系铝合金厚板轧制热变形过程进行准确调控,实现对厚板晶粒组织均匀性控制,以提升7xxx系铝合金厚板组织均匀性及其综合性能显得至关重要,已成为当前7xxx系铝合金研究领域的技术难点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7xxx系铝合金厚板组织与性能的强变形轧制方法,可以实现对7xxx系铝合金厚板轧制热变形过程的准确调控,能显著改进合金厚板组织的均匀性及其综合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改进7xxx系铝合金厚板组织与性能的强变形轧制方法,所述方法主要包含以下工艺步骤:(1)锭坯加热(使铸锭充分热透,并回溶大部分铸锭在均热冷却过程中的脱溶析出相):将7xxx系铝合金锭坯放入热处理加热装置中,进行保温处理,温度控制在420~450℃,时间控制在4~24h;(2)阶段I轧制(小压下量控温轧制,改善锭坯成形性):将加热好的锭坯快速转移至轧机进行轧制热变形,坯料表面温度控制在395~420℃,共1~3道次,单道次压下率控制在3~8%,轧制速度控制在0.5~3.5m/s;(3)阶段II轧制(大压下量控温轧制,调控组织均匀性):坯料表面温度控制在380~410℃,单道次压下率控制在10~40%,共3~10道次,轧制速度控制在0.5~3.0m/s;(4)阶段III轧制(中压下量控温轧制,控制板型和尺寸精度):坯料表面温度控制在355~375℃,单道次压下率控制在6~15%,共1~3道次,轧制速度控制在0.5~2.5m/s;(5)完成步骤(4),将坯料冷却至室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441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框式永磁同步电机直驱的辊锻机
- 下一篇: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和连轧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