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散热膜、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47595.6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510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姚亚刚;卢会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9K5/14 | 分类号: | C09K5/14;C01B32/168;C01B32/184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王锋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石墨 复合 散热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散热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提供氧化石墨烯分散液;
(2)提供酸化的碳纳米管分散液,其中酸化的碳纳米管含有0.73wt%~3.86wt%羧基;
(3)将所述氧化石墨烯分散液与酸化的碳纳米管分散液混合均匀,形成碳纳米管-氧化石墨烯混合分散液;
(4)对所述碳纳米管-氧化石墨烯混合分散液进行过滤处理,形成碳纳米管-氧化石墨烯复合膜;
(5)对所述碳纳米管-氧化石墨烯复合膜进行高温热还原处理,形成所述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散热膜;
其中,所述高温热还原处理包括:将所述碳纳米管-氧化石墨烯复合膜置于真空环境或保护性气氛中,以1~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50~400℃,停止升温并保温1~2h,之后继续以5~10℃/min的升温速率升至500~1000℃并保温1~2h,再冷却至室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包括:将氧化石墨烯均匀分散于水中,形成所述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并且所述氧化石墨烯分散液的浓度为1~5mg/m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包括:将酸化的碳纳米管均匀分散于水中,形成所述酸化的碳纳米管分散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化的碳纳米管分散液的浓度为1~5mg/m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化的碳纳米管的外径为10~50nm,长度为10~40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包括:对所述碳纳米管-氧化石墨烯混合分散液进行真空抽滤处理,形成碳纳米管-氧化石墨烯复合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还包括:在所述真空抽滤处理完成后,将滤饼与滤膜分离,并对滤饼进行干燥处理,获得自支撑的碳纳米管-氧化石墨烯复合膜。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抽滤处理采用的微孔滤膜包括滤孔孔径为0.22μm的尼龙6,6滤膜、滤孔孔径为0.45μm的混合纤维素滤膜或滤孔孔径为0.45μm的尼龙6,6滤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性气氛包括氩气、氢气和氮气气氛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散热膜中碳纳米管的含量大于0而小于或等于50wt%。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散热膜中碳纳米管的含量为5wt%~50wt%。
12.由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方法制备的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散热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4759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