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琥珀酰酪蛋白-亚铁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1257719.9 申请日: 2016-12-30
公开(公告)号: CN108264546A 公开(公告)日: 2018-07-10
发明(设计)人: 赵凯;王瑛 申请(专利权)人: 河北凯盛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7K14/47 分类号: C07K14/47;C07K1/107;A61K38/17;A61P7/06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050035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新*** 国省代码: 河北;1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酪蛋白 琥珀 亚铁 络合 制备 医药技术领域 治疗缺铁性 酰化反应 酰化试剂 常温下 铁元素 亚铁盐 可溶 可用 缺铁 贫血
【说明书】:

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琥珀酰酪蛋白‑亚铁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酪蛋白为原料,与琥珀酰化试剂在一定条件下进行酰化反应制得琥珀酰酪蛋白,琥珀酰酪蛋白再与亚铁盐进行络合得到琥珀酰酪蛋白‑亚铁。琥珀酰酪蛋白‑亚铁在常温下呈固态无味,可溶于水本发明琥珀酰酪蛋白‑亚铁中铁元素的含量达到5%以上,琥珀酰酪蛋白与亚铁的络合率不低于98%,可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和具有缺铁症状的患者。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蛋白琥珀酸亚铁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所涉及的蛋白琥珀酸亚铁(iron(II) casein succinylate)(琥珀酰酪蛋白-亚铁),其特征在于铁含量在5%以上,其中琥珀酰酪蛋白与亚铁离子的络合率不低于98%,可用于预防与治疗缺铁性贫血及具有缺铁性症状的患者。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是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及多种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体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贫血(aniema) 是指循环血液中的红细胞数或血红蛋白长期低于正常值的病理现象。通常贫血分为三类:缺铁性贫血(irondeficiency aneima,IDA)、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产生原因主要为血液损失或铁吸收不足所致,如女性月经过多、消化系统溃疡、痔疮等慢性失血性贫血,营养不良、妊娠、儿童生长期等缺铁性贫血。WHO报告同时指出,缺铁无论是否贫血,对人的健康危害极大。孕妇如果缺铁,将给孕妇和胎儿生命安全带来很大隐患;而儿童缺铁对其身体和智力发育有较大损害;缺铁还能降低体力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和效率。铁是人体需求量最大,而又最容易发生代谢障碍的微量元素。文献报道我国13亿人口中,有约4亿缺铁性贫血病患者,每年2000万孕妇中就有66.3%需要食用补铁药物,在6个月至2岁婴儿铁缺乏发病率为75%~82.5%,6岁至12岁为21.6%,女性发病率为43.3%。铁剂是治疗缺铁症的特效药,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唯一安全、有效和经济的方法,市场潜力巨大。

铁衍生物在药品中广泛使用,用于预防和治疗贫血和妊娠期铁缺乏、吸收不良综合征、哺乳期铁缺乏和生长期铁缺乏;但在铁被人体摄入到达十二指肠时,由于肠液呈碱性,铁离子常会形成难于溶解的氢氧化铁,从而阻碍了铁的吸收利用,因此铁的生物利用率较低。

国内外临床上使用的铁剂主要有三类。第一类为口服无机铁盐,最常见的为硫酸亚铁,氯化亚铁。这些无机金属铁盐被人体摄入后,部分金属离子不仅不易被吸收,还会刺激胃肠,引起腹泻,耐受性极差。此外,不同金属元素之间的拮抗作用也会使吸收进入体内的金属元素利用率和沉积效率受到限制,导致其生物有效性降低。

第二类是有机酸或氨基酸与铁形成的有机小分子铁配合物,比如如草酸亚铁,琥珀酸亚铁;酒石酸亚铁、富马酸亚铁、抗坏血酸亚铁、乳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天冬氨酸亚铁等,这类铁剂较无机铁剂而言,副作用减少,在安全性和耐受性方面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仍不够理想。第三类是大分子铁配合物,比如右旋糖酐铁、蛋白琥珀酸铁、多糖铁复合物等,其中蛋白琥珀酸铁和多糖铁在安全性和耐受性方面显示了其优点。

文献报道,还原铁即二价铁较三价铁易被人体吸收,所以国内外以口服为主的铁剂无论是无机铁盐还是小分子配合物均以亚铁盐为主。因此将可能会改善铁剂耐受性的大分子与更易吸收的亚铁盐作用生成大分子亚铁配合物应是铁剂研究的一个新方向,当然,二价铁易被氧化成三价铁,如何保持二价铁盐的稳定以及增加大分子与二价铁离子的位点也是需需要解决的问题。 总之,研究大分子亚铁配合物,以期获得获得耐受性更好,吸收率更好的铁制剂非常必要。

蛋白琥珀酸亚铁的研究还未见报道,本发明技术首次建立了利用酪蛋白结合琥珀酸酐再与铁进行络合制备琥珀酰酪蛋白-亚铁的工艺,并利用白琥珀酸亚铁具有含铁量高、生物利用率高、耐受性高、顺应性好等特点,将其开发成蛋白琥珀酸亚铁作为新型的补铁药物或报价食品,其市场潜力巨大。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凯盛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凯盛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577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