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合物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62160.9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699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胡家玲;单军;何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4 | 分类号: | H01M2/14;H01M2/16;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韩冰;严政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合物 复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锂离子电池 | ||
1.一种聚合物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复合膜包括多孔基膜以及覆盖在所述多孔基膜的至少一侧表面上的耐热层,所述耐热层包括依次层叠布置的多层子耐热层、且沿由内向外方向各所述子耐热层的闭孔温度依次增大;各所述子耐热层中包括第一耐热聚合物材料和/或第二耐热聚合物材料、且各自独立地具有纤维网络结构;所述第一耐热聚合物材料的熔点不小于200℃;所述第二耐热聚合物材料的熔点不小于100℃,其中,
所述耐热层的孔隙率为80%~9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复合膜,其中,所述耐热层包括N层子耐热层,且所述耐热层中位于最内侧的第一层子耐热层的闭孔温度不小于100℃;第N层子耐热层的闭孔温度不小于200℃;所述耐热层中第N-1层子耐热层的闭孔温度不小于18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合物复合膜,其中,所述耐热层包括N层子耐热层,所述N≥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合物复合膜,其中,所述耐热层中位于最内侧的第一层子耐热层的闭孔温度为100~13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合物复合膜,其中,第N层子耐热层的闭孔温度不小于250℃。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合物复合膜,其中,所述耐热层中第N-1层子耐热层的闭孔温度为180~20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复合膜,其中,所述耐热层包括3至10层子耐热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聚合物复合膜,其中,所述子耐热层的厚度为0.02~2μm,面密度为0.1~5g/m2。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聚合物复合膜,其中,各所述子耐热层中纤维直径为100~2000nm。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聚合物复合膜,其中,所述耐热层的厚度为0.5~30μm。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聚合物复合膜,其中,各所述子耐热层中所采用的第一耐热聚合物材料相同、所采用的第二耐热聚合物材料也相同,且沿由内向外方向第一耐热聚合物材料的含量依次增加,第二耐热聚合物材料的含量依次减少。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聚合物复合膜,其中,以每层所述子耐热层的总重量为基准,每层所述子耐热层中第一耐热聚合物材料的含量为(n-1)/N-1×100%,第二耐热聚合物材料的含量为(N-n)/N-1×100%;其中N为所述子耐热层的总层数,n为所述子耐热层由内至外方向所在层数。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聚合物复合膜,其中,当所述子耐热层中同时包括第一耐热聚合物材料和第二耐热聚合物材料时,所述第一耐热聚合物材料和第二耐热聚合物材料以共混物的形态存在。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聚合物复合膜,其中,所述第一耐热聚合物材料为选自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聚对苯甲酰胺、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聚苯撑苯并双噻唑、聚苯并噁唑、聚苯并咪唑、共聚醚酮、聚苯唑、聚醚酰亚胺、聚醚醚酮和聚酰亚胺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聚合物复合膜,其中,所述第一耐热聚合物材料为选自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聚对苯甲酰胺和聚酰亚胺中的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6216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