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类具抗肿瘤活性的甘草查尔酮A二氢嘧啶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611265734.8 | 申请日: | 2016-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320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梁承远;田丹妮;贾敏一;鞠伟会;裴少萌;田蕾;丁顺军;刘柯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39/22 | 分类号: | C07D239/22;A61P3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西达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61202 | 代理人: | 谢钢 |
地址: | 71002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类 肿瘤 活性 甘草 查尔酮 嘧啶 化合物 及其 合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类具抗肿瘤活性的甘草查尔酮A二氢嘧啶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肿瘤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寻找有效安全、毒副作用小的抗肿瘤药物一直是肿瘤药物研发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标。随着药物化学的发展,以嘧啶环为结构母核的化合物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引起广泛关注。
甘草查尔酮A被视为胀果甘草的种属特异性成分,其结构如下所示。
近年来,研究发现甘草查尔酮A具有抗炎、抗菌、抗氧化、抗肿瘤、降脂、解痉和抗疟抗寄生虫等多种生物活性,在医药领域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但甘草查尔酮A是平面性强的分子,水溶性差,所以,通过合理、安全的结构修饰来增强甘草查尔酮A的水溶性,开发天然产物甘草查尔酮A的更多生物活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类具抗肿瘤活性的甘草查尔酮A二氢嘧啶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
本发明的实现过程如下:
结构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
其中:R为C1-C4的烷基,C1-C4的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苄基、硝基;
所述的取代为单取代或多取代,取代基为:卤素、C1-C4的烷氧基、氰基、三氟甲基、苯氧基。
结构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以甘草查尔酮A、脲类化合物为原料,以有机碱为催化剂,在甲苯作为反应溶剂的条件下进行合成;
。
具体来说,包括如下步骤,
(1)向反应器中按摩尔比为1:1~1:1.5加入甘草查尔酮A、脲类化合物,加入有机溶剂混合均匀,加入有机碱催化剂,80℃~120℃回流反应3~8小时;
(2)将步骤(1)反应体系的固液混合物减压浓缩后,柱层析分离提纯,干燥得到目标产物。
步骤(1)中所述的甘草查尔酮A与硫脲类化合物的摩尔比优选为1:1 ~1:1.3,有机溶剂为甲苯或DMF,反应温度优选为105℃~115℃,有机碱优选为三乙胺。
嘧啶环是很多天然化合物和合成药物中的核心结构单元,作为杂环化合物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嘧啶类化合物因其具有高效、低毒,以及其环上取代基可以多方位的变换而在药物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将嘧啶环引入甘草查尔酮A的化学结构中,有望增强其生物活性,提高选择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原料环保,生产成本低,操作安全性高,反应条件温和,可实现反应原料的充分利用,适用于工业化生产,解决了现有技术产率低的问题,同时将嘧啶环引入到甘草查尔酮A的化学结构中,对探究该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与总结构效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这些实施例仅是出于解释说明的目的,而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和实质。
一类具抗肿瘤活性的甘草查尔酮A二氢嘧啶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向反应器中按摩尔比为1:1~1:1.5加入甘草查尔酮A、脲类化合物,加入甲苯或DMF混合均匀,其中溶剂体积小于反应器容积的2/3,加入有机碱催化剂三乙胺,置于磁力搅拌器上搅拌,加热到80℃~120℃,回流反应3~8小时;
(2)反应过程中使用薄层色谱追踪,及时监测反应的进行程度,待原料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撤去冷凝装置;
(3)将步骤(2)反应体系的固液混合物减压浓缩后,柱层析分离提纯,干燥得到目标产物。
本发明部分优选实施方案中的化合物结构式如下所示:
实施例1
6-(4-羟基-2-甲氧基-5-(2-甲基丁-3-烯-2-基)苯基)-4-(4-羟基苯基)-1-甲基-5,6-二氢嘧啶-2(1H )-酮(1)的制备。
在反应器中加入200mg(1mmol)甘草查尔酮A和56.92mg(1.3mmol) 1-甲基脲,加50ml甲苯和5mLDMF作反应溶剂,加入0.5mL三乙胺作为催化剂,电热套加热到100℃,磁力搅拌回流反应3小时。薄层色谱追踪反应,反应结束后,减压浓缩,柱层析,脱干得到棕色粉末(113.41mg),总收率48.6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657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鞋底
- 下一篇:一种2;4;6-三苯基嘧啶类衍生物的合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