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快速判断小分子结合人体肝脏果糖1;6-二磷酸酶底物位点或变构位点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70093.5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01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万坚;黄运远;徐榕;韩新亚;肖闪;任彦亮;冯玲玲;饶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乔宇;徐晓琴 |
地址: | 430079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位点 小分子 果糖 蛋白 磷酸酶 磷酸酶底物 苯丙氨酸 蛋白序列 快速判断 人体肝脏 色氨酸 荧光 底物 猝灭 定点突变技术 灵敏度 氨基酸 | ||
1.一种用于快速判断小分子结合人体肝脏果糖1,6-二磷酸酶底物位点或变构位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采用氨基酸定点突变技术将果糖1,6-二磷酸酶的蛋白序列262位(底物位点)的苯丙氨酸突变为色氨酸,记为蛋白F262W;同理,采用氨基酸定点突变技术将果糖1,6-二磷酸酶的蛋白序列89位(变构位点)的苯丙氨酸突变为色氨酸,记为蛋白F89W;
(2)将小分子与蛋白F262W结合,在不同温度下,利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小分子和蛋白F262W结合时的荧光猝灭过程,经数据处理后得到不同温度下小分子和蛋白F262W结合时的荧光猝灭常数,记为KSV;同理,将小分子与蛋白F89W结合,在不同温度下,利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小分子和蛋白F89W结合时的荧光猝灭过程,经数据处理后得到不同温度下小分子与蛋白F89W结合时的荧光猝灭常数,记为K’SV;
(3)利用荧光猝灭常数KSV和K’SV进行结果判定:
a.若蛋白F262W荧光猝灭且Ksv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则表明小分子结合在果糖1,6-二磷酸酶的底物位点上;反之,若蛋白F262W未荧光猝灭或Ksv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则表明小分子未结合在果糖1,6-二磷酸酶的底物位点上;
b.若蛋白F89W荧光猝灭且K’SV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则表明小分子结合在果糖1,6-二磷酸酶的变构位点上;反之,若蛋白F89W未荧光猝灭或K’SV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则表明小分子未结合在果糖1,6-二磷酸酶的变构位点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快速判断小分子结合人体肝脏果糖1,6-二磷酸酶底物位点或变构位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荧光猝灭过程的测试体系为:0.8mM Mg2+,50mM Tris-HCl,0.15mg/mL蛋白F262W或蛋白F89W,pH 7.4,体系总体积为1m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快速判断小分子结合人体肝脏果糖1,6-二磷酸酶底物位点或变构位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分光光度计的设置为激发波长为280nM,发射波长设为285~400nM,狭缝长度为5nm,平滑因子为7,电压为710V。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快速判断小分子结合人体肝脏果糖1,6-二磷酸酶底物位点或变构位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Stern-Vlomer方程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荧光猝灭常数,所述Stern-Vlomer方程为其中F0为不加小分子时波峰最高点的荧光强度,F为加入小分子后波峰最高点的荧光强度,Q为小分子浓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快速判断小分子结合人体肝脏果糖1,6-二磷酸酶底物位点或变构位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301K~310K温度下的荧光猝灭常数用于判定荧光猝灭常数随温度的变化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师范大学,未经华中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7009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