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猪线粒体基因组靶向序列捕获试剂盒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70166.0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651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赵书红;谢胜松;倪攀;陈俭海;李世军;韩晓松;刘向东;杜小勇;马云龙;赵长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06 | 分类号: | C12Q1/6806;C12Q1/6869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猪 线粒体 基因组 靶向 序列 捕获 试剂盒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猪线粒体基因组靶向序列捕获试剂盒及其应用,该试剂盒包括靶向猪线粒体基因组序列的捕获探针,所述的捕获探针由生物素标记的核苷酸序列组成,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106所示,获取猪线粒体基因组序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提取猪的基因组DNA;2)构建猪的全基因组文库;3)与捕获探针液相杂交、测序、序列拼接,即可获取猪线粒体基因组序列,该方法尤其适用于靶向捕获猪古DNA中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且稳定性好,与核酸文库结合捕获效率更高,覆盖度能达到99.99%,且检测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猪线粒体基因组靶向序列捕获试剂盒,还涉及一种获取猪线粒体基因组序列的新方法,以及该捕获试剂盒在获取猪古DNA线粒体基因组序列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一般说来,人类历史上的农业革命主要包括栽培作物的产生和驯化动物的起源。系统性探索家畜的起源,对于了解家畜的发展史、揭示家畜对人类生活方式的影响至关重要。众所周知,家猪(Sus scrofa)缘自野猪的驯化。目前,野猪分布区域集中在:1)欧亚大陆的南部,即分布于欧洲、北非和亚洲中部天山山脉的欧洲野猪;2)亚洲,即分布于中国大陆、中国台湾、爪哇、苏门答腊和新几内亚的亚洲野猪(胡耀武和王昌燧,2004年,家猪起源的研究现状与思考)。相比之下,家猪的分布范围要大得多,几乎遍及全世界,其品种也千差万别、多种多样。家猪与野猪在形态和习性上的差别明显,这引发了我们的思考:性情凶猛的野猪是如何驯化为形态、习性迥然不同的家猪呢?家猪起源于何时、何地?系单一起源,抑或多个起源呢?诸如此类,皆为学术界长期关注的问题。多年来,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孜孜以求地探索家猪的起源与驯化,业已取得颇为丰硕的成果,然而,诸如驯化之初,鉴别家猪和野猪等关键问题,至今仍茫然无绪。
自考古学诞生以来,发掘成果日新月异、层出不穷,为探索家猪起源提供了颇为翔实的实物资料。猪的驯化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创造发明之一。有报道指出,经过5年田野考察与研究,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罗运兵博士将中国家猪的起源时间,前推至距今9000年左右。其撰写的《中国古代猪类驯化、饲养与仪式性使用》一书,立足于猪骨遗存本身,运用动物考古学和考古学的理论与方法,并借助相关学科的手段和成果,侧重量化分析,对我国古代猪类遗存进行了多维视角的系统研究。
通过与考古学结合,借助分子生物学方法,为研究家猪起源开辟了另一重要途径。分子生物学理论指出,长期的进化道路上,生物的DNA既保持稳定遗传,又容忍偶然变异产生。显然,DNA的遗传稳定性,保证了亲代与子代之间的遗传连续性;而DNA的变异,又使得子代与亲代出现差异,导致了物种的进化。研究表明:突变导致的DNA中核苷酸序列的改变,与时间的累积成正比,即时间越长,DNA中核苷酸序列的改变越大。这种变化的速率是恒定的,两种生物分离的时间越长,其分子的差异则越大,这就是所谓的“分子钟”。这样,若探明现存物种DNA的核苷酸序列,便可望估计它们共同祖先的分离时间,即其物种的起源。由于动物体内的线粒体(Mitochondrial DNA,mtDNA)具有母系遗传、变异速率快、拷贝数目多的特点,故常将其作为研究物种系统进化的首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农业大学,未经华中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701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