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水下航行器的串行数据总线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70801.5 | 申请日: | 201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415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李中庸;王明辉;刘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七五○试验场 |
主分类号: | G06F13/42 | 分类号: | G06F13/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01***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水下 航行 串行 数据 总线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水下航行器的串行数据总线,其中,包括:第一类数据传输线,第二类数据传输线,第三类数据传输线;第一类数据传输线在传输数据时采用时分复用的方式;第二类数据传输线在传输数据时采用令牌轮询的方式;第三类数据传输线是CAN总线和以太网总线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实现简单,能有效的满足水下航行器内各种信号的传输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下航行体数据总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水下航行器的串行数据总线。
背景技术
水下航行体在实际应用中有多种信号需要在各个功能段间传输,这些信号的传输需要通过总线来完成。总线就是要在一组电缆上对多路数字化后的信号进行多路传输,该组电缆从航行体的头部贯穿到尾部,在每个功能段上每芯导线具有相同的电气特性和定义。
水下航行体一般使用的总线有串行总线(RS232、RS485)、CAN总线和以太网总线。RS232串行总线传输速率低,一般用来传输慢变信号或者数据量不大的通讯信息;RS485串行总线传输速率高,可以用来传输高速信号,但每路信号都需要一对信号线传输,多路信号传输时需要使用多组信号线,造成总线组成复杂,信号相互干扰等问题;CAN总线和以太网总线传输速率高,但由于协议复杂,信号传输的实时性不高。总的说来单独使用上述总线不是传输速率、实时性达不到使用需求就是总线电磁特性差。
因此针对水下航行体的实际使用需求,设计一种构成简单、传输速率高、实时性好的总线形式是航行体数据总线技术领域一项重要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应用于水下航行器的串行数据总线。
根据一个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水下航行器的串行数据总线,其中,包括:第一类数据传输线,第二类数据传输线,第三类数据传输线;第一类数据传输线在传输数据时采用时分复用的方式;第二类数据传输线在传输数据时采用令牌轮询的方式;第三类数据传输线是CAN总线和以太网总线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应用于水下航行器的串行数据总线的接入节点的接口电路包括:微处理器、第一类数据传输线接口、第二类数据线接口、第三类数据线接口、跳线编码器、用户节点接口;第一类数据传输线接口包括RS485驱动模块以及时钟线;第二类数据传输线接口包括RS485驱动模块;第三类数据传输线接口是CAN总线驱动模块和以太网总线驱动模块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多个接入节点中,跳线编码器设定的编码为“0”的节点通过时钟线输出同步时钟信号,并使用此同步时钟信号输出数据;其它节点对于同步时钟信号进行延迟,然后使用延迟后的时钟信号输出数据,延迟对应于跳线编码器设定的编码。
本发明实现简单,能有效的满足水下航行器内各种信号的传输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总线应用示意图。
图2为总线接入节点接口电路原理框图。
图中,1.微处理器;2.CAN驱动模块;3.RS485驱动模块;4.跳线编码器;5.用户节点接口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于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总线应用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应用于水下航行器的串行数据总线包括:第一类数据传输线,第二类数据传输线,第三类数据传输线。第一类数据传输线在传输数据时采用时分复用的方式。第二类数据传输线在传输数据时采用令牌轮询的方式。第三类数据传输线是CAN总线和以太网总线中的至少一种。图中共有六个节点通过接口电路接入总线,分别使用第一类数据传输线,第二类数据传输线,第三类数据传输线。图中,以第三类数据传输线使用CAN总线为例进行说明。
第一类数据传输线,第二类数据传输线,第三类数据传输线分别用于传输三种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七五○试验场,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七五○试验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708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