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力输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72603.2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37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凌宏一;凌远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凌宏一;凌远峰 |
主分类号: | F03G3/00 | 分类号: | F03G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7405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 输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力输出装置。
背景技术
伴随着自然环境的逐渐恶化、以及能源的日趋紧缺,人们对于机械动力输出装置节能型以及环保型的要求逐渐提高,目前的发电机通常是采用煤炭作为能源,将煤炭燃烧后驱动发电机组,是发电机组高速转动的情况下发电,从而将煤炭转换为电能,但是,这种做法对于能源的利用率相对较低,并且煤炭在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排入大气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对环境污染较大。此外,也有的是采用太阳能发电,太阳能发电虽然能够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并且为可持续的再生能源,但是太阳能设备的使用地域受限,其通常仅能够用于一些高海拔、低纬度等太阳光线较为充足的地域,并且太阳能设备具有相对较高的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输出装置,其能够解决现有的煤炭发电机组以及其他传动装置燃料消耗大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动力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以及安装在机架上的两组驱动机构,每组驱动机构设有左右两个驱动单元,该两组驱动机构沿机架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
每组驱动机构均包括,
沿机架长度方向延伸并枢接在机架上的主轴,主轴上设有主动链轮及驱动齿轮;
枢接于主轴上的滚筒,滚筒与主轴之间设有棘轮机构,滚筒连接有第一配重块;
两拉绳,拉绳的一端连接在滚筒的圆周外表面,拉绳的另一端固定于机架上;
悬吊在两拉绳底部的悬吊组件,该悬吊组件包括两滚轮,连接两滚轮的轮轴及固定于轮轴中部的锥形螺纹轮,两拉绳绕设在对应滚轮的外圆周表面;
压力组件,包括一转动架、压力轮及第二配重块,转动架的一端枢接在机架上以使转动架可绕该枢接点转动,第二配重块固定在转动架的活动端,压力轮枢接于转动架上,该压力轮底边缘耦合于锥形螺纹轮的螺纹凹槽;
顶力组件,包括链轮经转轴同步联接的凸轮,该链轮与主动链轮通过链条同步联接,所述凸轮延伸至第二配重块底部,所述转轴枢接于机架;
传动机构,包括同步联接于传动轴上的第一传动齿轮及第二传动齿轮,与从动轴同步联接的第一从动齿轮及第二从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后,第二传动齿轮与第一从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二从动齿轮与驱动齿轮啮合,该传动轴及从动轴枢接于机架上;
机架上设有限位机构,该限位机构用于限定轮轴只在上下方向及顺着轮轴长度方向移动;
该两组驱动机构的主轴沿机架的长度方向延伸并同步联接。
优选地,所述主动链轮枢接于主轴上,该主动链轮开设有一对定位孔,主轴上设有可沿其轴向来回移动的离合板,离合板上设有一对定位柱,该定位柱可插置于定位孔内以使主轴与主动链轮同步转动。
优选地,所述主轴与离合板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导轨及滑槽,导轨和滑槽的长度方向与主轴的轴向一致。
优选地,机架上设有用于推动离合板在主轴上来回移动的拉杆。
优选地,所述滚筒的圆周外表面设有螺旋限位凹槽,滚筒靠近主动链轮的一端与主轴之间设有第一棘轮机构,滚筒的另一端与主轴之间设有第二棘轮机构,该滚筒的中部凹槽上连接有一吊绳,该吊绳围绕滚筒反时针缠绕相应圈数后,向下连接有第一配重块,该第一配重块的四个角位在机架上固设有夹角柱,该夹角柱用于限定第一配重块不能前后左右的摆动,只能上下移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棘轮机构及第二棘轮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棘轮,棘爪和用于装设棘爪的圆环,该圆环固设于滚筒的端部,所述棘轮装设于主轴应对圆环中心,棘轮设有旋向一致的棘齿,在圆环上围绕棘轮设若干个棘爪,每个棘爪应对一个齿槽,棘爪前端与齿槽根部的距离呈均匀变化。
优选地,棘爪的中部枢接于圆环上,棘爪的后端与圆环之间设有拉簧,该拉簧用于提供一个使棘爪的前端压紧棘轮的弹性力。
优选地,所述第一棘轮机构的棘轮与主动齿轮同步联接枢接于主轴,所述第二棘轮机构的棘轮与主轴同步联接。
优选地,所述主动齿轮、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及驱动齿轮的传动比为1。
优选地,所述限位机构由固定于机架上的四个挡柱组成,四个挡柱两两一组,两组挡柱分别挡持在轮轴两端的圆周外表面,该限位机构用于限定轮轴只在上下方向以及顺着轮轴长度方向移动。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凌宏一;凌远峰,未经凌宏一;凌远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726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动力输出装置
- 下一篇:车用余热回收的热力循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