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有轨电车下部供电及绝缘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12756.2 | 申请日: | 2016-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560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郝宇博;张红卫;黄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郝宇博;张红卫;黄萍 |
主分类号: | B60M1/30 | 分类号: | B60M1/30;B60M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精金石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70 | 代理人: | 强红刚 |
地址: | 1022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轨电车 下部 供电 绝缘 防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交通供电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轨 电车下部供电及绝缘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城市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城市交通出现了新的问题, 交通堵塞、行车速度下降、噪音污染严重,成为了现代城市发展中面临的 主要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除地铁、轻轨外,目前很多城市开始发展有 轨电车线路,改造和发展旧的有轨电车系统。而现代有轨电车系统要求与 城市的整体环境相协调,美观、舒适是发展的需求,而传统有轨电车的供 电采用架空接触网模式,影响城市环境整体的美观。传统有轨电车供电系 统多采用柔性架空接触网,优点是成熟可靠,主要缺点是现代有轨电车大 多在城市繁华街道穿行,柔性接触网必须在运行线路一侧或两侧立杆(柱) 用于架设柔性网,产品繁杂并需要基础空间,这与现代城市整体环境规划 很难做到协调一致。本申请设计的目的就是将传统架空接触网转移到地面 给机车供电,主要解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整体规划协调问题,同时使得供 电系统从城市供电环网取电具备更大的可设计性和灵活性。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具有尺 寸稳定、一致性高、抗腐蚀、绝缘性好等优点,将传统架空接触网转移到 地面给机车供电,可解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整体规划协调问题,同时使得 供电系统从城市供电环网取电具备更大的可设计性和灵活性的有轨电车 下部供电及绝缘防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上述的有轨电车下部供电及绝缘防护装置,包括母槽、绝缘支架和导 电轨;所述母槽置于地下且为敞开结构;所述母槽的槽底两侧设有排水孔, 所述母槽的中段还设有横向排水沟;所述母槽中间部位进行封段预埋后, 可实现所述排水孔与所述横向排水沟联通;所述绝缘支架匹配安装于所述 母槽内,其上端中部沿长度方向开设有梯形限位槽;所述梯形限位槽的外 槽底两侧沿长度方向向下分别延伸形成有支撑壁;所述支撑壁与所述母槽 的槽底之间形成空腔,所述空腔与横向排水沟相连;所述支撑壁的外壁与 所述母槽的两侧槽壁之间还匹配嵌入有锁紧块,所述锁紧块配以紧固件将 所述绝缘支架与所述母槽锁紧固定;所述导电轨匹配嵌在所述梯形限位槽 内,其线路终端采用带坡度及圆角的不锈钢材质端头;所述导电轨与绝缘 支架装配为整体并置于所述母槽内,所述导电轨的两侧设有电连接板,位 于所述导电轨末端的电连接板固定连接有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的末端 连接有电缆并通过所述电缆与相邻一段所述导电轨内的接线端子连接。
所述有轨电车下部供电及绝缘防护装置,其中:所述导电轨两侧延长 度方向开设有T型槽,所述T型槽内放置有直电连接板;所述直电连接板 宽度大于所述T型槽的槽底宽度,其通过T型螺栓固定紧贴于所述T型槽 的槽底;位于所述导电轨末端的所述T型槽内放置有S型电连接板;所述 S型电连接板一端通过T型螺栓固定紧贴于所述T型槽槽底,另一端向所 述母槽外底部的凹腔内呈S形延伸且末端固定连接所述接线端子。
所述有轨电车下部供电及绝缘防护装置,其中:所述横向排水沟通过 排水沟盖板盖住,所述排水沟盖板上设有多个通风孔。
所述有轨电车下部供电及绝缘防护装置,其中:所述母槽的槽底中部 凸起形成平台,内槽底两侧设有T形装配孔,外底部中央延长度方向开设 有凹腔,末端端部装设有端盖;所述电缆穿过所述端盖与相邻一段所述导 电轨内的所述接线端子连接。
所述有轨电车下部供电及绝缘防护装置,其中:所述支撑壁的顶端向 外延伸形成凸缘且端部纵向嵌入所述母槽槽底中部凸起的平台。
所述有轨电车下部供电及绝缘防护装置,其中:所述锁紧块呈楔形, 其通过T型螺栓配以所述T形装配孔将所述绝缘支架与母槽锁紧固定。
所述有轨电车下部供电及绝缘防护装置,其中:所述母槽的两侧外壁 设有用于混凝土浇筑固定的凸筋。
所述有轨电车下部供电及绝缘防护装置,其中:所述导电轨为横截面 呈梯形的结构,其采用镉铜或银铜材质制成,以确保与集电靴滑板摩擦匹 配。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郝宇博;张红卫;黄萍,未经郝宇博;张红卫;黄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127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多功能公交座椅
- 下一篇:一种用于救援的移动充电车电气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