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钢板弹簧卷耳切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31224.3 | 申请日: | 2016-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416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罗新民;彭军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荣昌汽车板簧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11/10 | 分类号: | B21D11/10;B21D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史慧敏 |
地址: | 330004***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钢板 弹簧 卷耳切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钢板弹簧卷耳切头装置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钢板弹簧卷耳切头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行业的生产越来越大,则钢板弹簧这一零配件的需求越来越大,汽车钢板弹簧是极易损坏的零件,其主要是用于汽车、拖拉机和铁道车辆中作为一种弹性悬挂装置,起缓冲和减振作用,也可以在各种机械中作为防振装置,具有机构简单,修理方便的特点,它不仅用量大,消耗多,而且对汽车工业发展有不可替代作用,汽车弹簧单工位弯耳机是对汽车钢板弹簧进行切头弯耳的设备。
但是,目前我国传统的钢板弹簧弯耳工序都采用陈旧的单工位机械式弯耳设备或双工位液压式弯耳设备,而国外则大多采用单工位液压式自动控制设备及工艺,目前国内这种切头方式主要存在簧片切头后通过卷耳无法整形,卷耳内孔失圆,影响卷耳内孔衬套与吊耳配合间隙,导致衬套磨损加快,使汽车钢板弹簧早期断裂,而且人工负荷较大,生产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钢板弹簧卷耳切头装置,通过采用液压和PC自动控制,使设备的维护变的简单,实现了一机多能即切头弯耳一机加工,提高生产效率,减低生产成本,使加工工艺变得简单易行,并且缩短了工作节拍,提高了加工的质量,这种耳型较上、下卷耳及椭圆卷耳减小了耳型的内应力,因其纵向力作用方向和弹簧主片断面中线重合,使用性能较上、下卷耳好,在切头前有压弯,卷耳整型后可以保证卷耳圆度,卷耳内孔压入衬套后,衬套内径尺寸可以满足工艺尺寸要求,从而提高了汽车钢板弹簧的使用寿命,性能稳定,可靠性高,装配成本低,机械强度高、安装角度灵,活功能性强大,设计简单,成本低廉,可广泛推广使用,可以有效解决技术背景中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汽车钢板弹簧卷耳切头装置,包括钢板弹簧前支架、前钢板弹簧、U形螺栓、缓冲块、限位块、吊耳支架、中心螺栓、卷耳定位驱动和涡轮升降机,所述钢板弹簧前支架与前钢板弹簧直接相连接形成一体化结构,所述前钢板弹簧位于盖板的正下方,所述U形螺栓与缓冲块直接连接,设在缓冲块的正下方,所述缓冲块的正上方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减振器上支架的正下方,所述减振器上支架的正右方设有减振器,所述减振器设在卷耳定位驱动的正下方,所述卷耳定位驱动与减振器上支架直接连接,所述吊耳支架与吊耳直接连接,设在吊耳的正上方,所述中心螺栓设在减振器下支架的正左方,所述减振器下支架与减振器连接销直接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盖板设在限位块的正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减振器连接销设在蜗轮升降机的正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蜗轮升降机设在减振器的正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吊耳设在前钢板弹簧的正上方。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液压和PC自动控制,使设备的维护变的简单,实现了一机多能即切头弯耳一机加工,提高生产效率,减低生产成本,使加工工艺变得简单易行,并且缩短了工作节拍,提高了加工的质量,这种耳型较上、下卷耳及椭圆卷耳减小了耳型的内应力,因其纵向力作用方向和弹簧主片断面中线重合,使用性能较上、下卷耳好,因此是以后汽车应用的趋势,由于在切头前有压弯,卷耳整型后可以保证卷耳圆度,卷耳内孔压入衬套后,衬套内径尺寸可以满足工艺尺寸要求,从而提高了汽车钢板弹簧的使用寿命,性能稳定,可靠性高,装配成本低,机械强度高、安装角度灵,活功能性强大,设计简单,成本低廉,可广泛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1-钢板弹簧前支架,2-前钢板弹簧,3-U形螺栓,4-盖板,5-限位块,6-缓冲块,7-减振器上支架,8-减振器,9-吊耳,10-吊耳支架,11-中心螺栓,12-减振器下支架,13-减振器连接销,14-卷耳定位驱动,15-蜗轮升降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荣昌汽车板簧有限公司,未经江西荣昌汽车板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312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镍氢动力电池滚槽机
- 下一篇:一种折弯机简易工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