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转子轴轴向定位机构及涡轮增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89087.9 | 申请日: | 2016-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710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朱明明;李国营;牛鹏飞;于海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053 | 分类号: | F04D29/053;F04D29/42;F04D29/6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旭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6 | 代理人: | 谭琳娜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子 轴向 定位 机构 涡轮 增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转子轴轴向定位机构。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装设有该转子轴轴向定位机构的涡轮增压器。
背景技术
目前小排量增压发动机凭借其良好的低速扭矩、瞬态响应效果,逐渐成为各大整车厂应对越来越严格的排放法规的主要方法。随着增压发动机的应用占比愈来愈高,增压器所带来的成本增加以及失效风险也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
发动机燃烧废气通过涡壳吹动涡轮,涡轮通过转子轴带动压轮为发动机进气增压,这是增压器的基本原理。由于增压器的转速高达每分钟十几万甚至二十几万,因而任何不起眼的加工瑕疵都可能成为增压器失效的原因,增压器失效,轻者会导致增压器报废,重者甚至会给发动机或周围人员带领不可预估的伤害。在增压器失效形式中,由于动不平衡带来的转子轴断裂及一侧涡轮或压轮破裂是常见原因,因而如何在一侧涡轮或压轮破裂及转子轴断裂时尽可能减小对增压器本身及周边部件带来的风险便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转子轴轴向定位机构,以可在转子轴一侧部件损坏或转子轴断裂时,仍可使另一侧部件正常工作,降低部件损坏所带来的风险。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转子轴轴向定位机构,以对转动于壳体中的转子轴进行轴向定位,该转子轴轴向定位机构包括形成于所述转子轴上的至少一个沿其周向设置的第一定位部,以及对应于所述第一定位部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二定位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定位部滑动嵌装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定位部为形成于所述转子轴上的凹槽,所述第二定位部为设于所述壳体上的定位销,所述定位销的一端滑动嵌装于所述凹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销螺接于所述壳体上。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转子轴轴向定位机构,通过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的滑动嵌装配合,在转子轴一端的部件损坏时,可通过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的抵接定位而防止转子轴向另一侧的过量移动,从而可使得另一侧的部件不产生过度变动而能够保持正常工作,以此可避免其发生损坏,并降低转子轴一端部件损坏所带来的风险。
(2)第一定位部设为凹槽,第二定位部采用定位销,其结构简单,便于设计实施。
(3)定位销螺接于壳体上便于定位销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涡轮增压器,以可在一侧的涡轮或压轮损坏,或是转子轴断裂时,使另一侧的压轮或涡轮正常工作,降低压轮、涡轮或转子轴损坏所带来的风险。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涡轮增压器,包括由中间壳连接的涡壳和压壳,在中间壳中转动设有分别伸出至所述涡壳及压壳内的转子轴,在所述涡壳内设有安装于所述转子轴上的涡轮,在所述压壳内设有安装于所述转子轴上的压轮,在所述中间壳与转子轴之间设有如上所述的转子轴轴向定位机构,所述壳体由中间壳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沿转子轴轴向的间隙小于所述涡壳与涡轮间的间隙,以及所述压壳与压轮间的间隙的最小值。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定位部为形成于转子轴上的凹槽,所述第二定位部为设于所述中间壳上的定位销。
进一步的,所述转子轴上于所述凹槽底端面处的直径大于所述压轮安装处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销螺接于所述中间壳上。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涡轮增压器通过采用如上的转子轴轴向定位机构,在转子轴一端的压轮或涡轮损坏,或是转子轴断裂时,可通过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的抵接定位而防止转子轴向另一侧的过量移动,从而可使得另一侧的的涡轮或压轮不产生过度变动而能够保持正常工作,以此可避免其发生损坏,并降低转子轴一端的压轮或涡轮损坏而带来的风险。
(2)使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间的间隙小于涡轮与涡壳之间,以及压轮与压壳之间间隙的最小值,可防止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抵接时,涡轮与涡壳,或者压轮和压壳之间发生擦碰。
(3)凹槽底端面处的转子轴直径大于压轮安装处的转子轴直径,可保证转子轴的结构强度,以保证其运行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890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高氯化聚乙烯干燥床专用风机
- 下一篇:一种360°旋转电风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