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高过载的舵机减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40365.9 | 申请日: | 2016-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32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赵文正;彭湃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嘉诚精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39 | 分类号: | F16H57/039;F16H57/023;F16H57/021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李爱英;仇蕾安 |
地址: | 10007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过载 舵机 减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舵机用减速器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高过载的舵机减速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减速器在大过载情况下会出现轴承变形,直接导致减速器性能下降,无法正常完成其工作任务,而要保证其整体刚度势必会增加减速器的体积与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高过载的舵机减速器,能够使舵机减速器可以在大过载下正常工作,而又将质量体积的增加控制在最小。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抗高过载的舵机减速器,包括壳体、滑动轴承、密球轴承、输出轴、蜗轮和蜗杆;
所述蜗轮的两端加工有支承轴,蜗轮的一侧加工有周向齿结构,该齿结构形成传动齿轮;
所述蜗杆的一端加工有周向齿结构,该齿结构形成传动齿轮;
蜗杆通过密球轴承活动连接在壳体上,蜗杆的轴线与减速器的过载方向一致,蜗杆一端的齿结构与电机的输出轴齿轮配合,蜗杆与蜗轮配合,蜗轮一侧的齿结构与输出轴上的齿轮配合,输出轴的两端通过滑动轴承活动连接在壳体上,蜗轮两端的支承轴上安装滑动轴承,通过滑动轴承活动连接在壳体上。
进一步地,壳体包括左壳体和右壳体。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蜗轮-蜗杆、直齿轮两级减速方式,此种减速方式的好处为绝大部分轴,轴线可与过载方向平行,避免了轴的剪力。
2、本实用新型中与过载方向正交方向的轴承全部使用滑动轴承,这样可以增加轴承刚度与受力面积,增加减速器在大过载条件下的可靠性。与过载方向平行方向的轴承全部使用密球轴承,此种轴承可承受很大的轴向与径向载荷并且具有体积小质量轻的优点。
3、在同等的强度、可靠性下,本实用新型的减速器结构紧凑、体积小、质量轻,可以增加舵机的空间利用率。对缩短舵机长度、减轻舵机质量都有一定帮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
其中,1-右壳体,2-蜗轮,3-滑动轴承I,4-输出轴,5-滑动轴承II,6-滑动轴承III,7-左壳体,8-滑动轴承IV,9-蜗杆上的齿结构,10-密球轴承,11-蜗杆齿轮,12-蜗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高过载的舵机减速器,包括壳体,滑动轴承、密球轴承10、输出轴4、蜗轮2和蜗杆12。
壳体包括左壳体7和右壳体1。
所述蜗轮2的两端加工有支承轴,蜗轮2的一侧加工有周向齿结构,该齿结构形成传动齿轮;
所述蜗杆12的一端加工有周向齿结构9,该齿结构9形成传动齿轮;
蜗杆12通过密球轴承活动连接在壳体上,蜗杆12的轴线与减速器的过载方向一致,蜗杆12一端的齿结构9与电机的输出轴齿轮配合,蜗杆12与蜗轮2配合,蜗轮2一侧的传动齿轮与输出轴4上的齿轮配合,输出轴4的两端通过滑动轴承II5和滑动轴承III6活动连接在壳体上,蜗轮2两端的支承轴上安装滑动轴承I3和滑动轴承IV8,通过滑动轴承活动连接在壳体上,蜗轮2的轴线垂直于减速器的过载方向,从而减速器通过蜗轮-蜗杆将电机的转轴力矩传递给了减速器的输出轴,且蜗杆的轴线平行于过载方向,防止密球轴承的变形。
按照本技术制造的舵机用减速器,适用于大过载环境,并且结构紧凑。完全满足炮弹舵机需承受大过载,减小控制部分长度的使用要求。为制导炮弹增加装药量、提高稳定性的需求提供了一种方法。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嘉诚精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航天嘉诚精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403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速器操纵高低选档手感装置
- 下一篇:滚珠螺杆的动力续接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