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工作空间球面两自由度机器人关节有效
申请号: | 201620230777.1 | 申请日: | 2016-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68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褚宏鹏;王建;孙通帅;杨中原 | 申请(专利权)人: | 褚宏鹏 |
主分类号: | B25J17/02 | 分类号: | B25J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6004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作 空间 球面 自由度 机器人 关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器人、精密仪器和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球面两自由度机器人关节。
背景技术
并联机构相对传统的串联机构具有运动精度高、刚度大、动态响应好等优点,在航空航天、包装机械、机器人等领域得到了一定的应用。由于并联机构受运动副工作空间和支链干涉等影响,使得并联机构的运动空间普遍较小,严重制约了并联机构在工业和机器人等领域的应用。因此研究具有大工作空间的并联机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并联机构的自由度可分为移动自由度和转动自由度,其中移动自由度可通过增大机构尺寸的办法增大移动工作空间,然而转动空间却不随机构尺寸的增大而增加。国外对大工作空间转动类并联机构研究较早,发明专利US4651589提出了一种大工作空间三自由度并联机构,并成功应用于雷达追踪设备,发明专利US4686866公开了一种大工作空间两转动并联机构,并成功应用于工业喷涂机器人中,发明专利US6658962B1公开了一种四支链大工作空间两转动并联机构,并将其应用于仿生机器人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国内对具有大转动工作空间的并联机构研究成果较少,其中发明专利CN103217986A和发明专利CN103433916A对大工作空间两转动并联机构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上述大转动工作空间的并联机构都属于非球面转动并联机构,机构的运动平台转动中心不唯一,这一性质严重限制了这类机构在机器人特别是仿生机器人领域的应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工作空间球面两自由度机器人关节,可实现动平台绕定平台做球面两自由度转动,且该关节具有体积小,刚度大,转动工作空间大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机器人特别是仿生机器人等领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本发明主要包括定平台、动平台,连接动、定平台的四条运动支链,其有三种连接方式:
第一种连接方式:四条运动支链结构相同,每条运动支链均由下连杆和上连杆组成,下连杆一端与定平台通过下转动副连接,下连杆另一端与上连杆一端通过中间转动副连接,上连杆另一端与动平台通过上转动副连接;四条运动支链之间通过四条耦合连杆和一条中心连杆相互连接,每条运动支链与中心连杆之间均由一条耦合连杆连接,耦合连杆一端与运动支链之间通过转动副连接,且该转动副轴线与被连接运动支链中的中间转动副轴线重合,耦合连杆另一端与中心连杆通过转动副连接,四条耦合连杆与中心连杆连接形成的四个转动副的轴线重合;所述机器人关节中所有转动副的轴线汇交于一点,且该点即为机器人关节的转动中心。
第二种连接方式:四条运动支链结构相同,每条运动支链均由下连杆和上连杆组成,下连杆一端与定平台通过球面副连接,下连杆另一端与上连杆一端通过中间转动副连接,上连杆另一端与动平台通过球面副连接;四条运动支链之间通过四条耦合连杆和一条中心连杆相互连接,每条运动支链与中心连杆之间均由一条耦合连杆连接,耦合连杆一端与运动支链之间通过转动副连接,且该转动副轴线与被连接运动支链中的中间转动副轴线重合,耦合连杆另一端与中心连杆通过转动副连接,四条耦合连杆与中心连杆连接形成的四个转动副的轴线重合;所述机器人关节中所有转动副的轴线汇交于一点,且该点即为机器人关节的转动中心。
第三种连接方式:第一运动支链与第二运动支链结构相同,两条运动支链均由下连杆和上连杆组成,下连杆一端与定平台通过球面副连接,下连杆另一端与上连杆一端通过中间转动副连接,上连杆另一端与动平台通过球面副连接;第三运动支链与第四运动支链结构相同,两条运动支链均由下连杆和上连杆组成,下连杆一端与定平台通过下转动副连接,下连杆另一端与上连杆一端通过中间转动副连接,上连杆另一端与动平台通过上转动副连接;四条运动支链之间通过四条耦合连杆和一条中心连杆相互连接,每条运动支链与中心连杆之间均由一条耦合连杆连接,耦合连杆一端与运动支链之间通过转动副连接,且该转动副轴线与被连接运动支链中的中间转动副轴线重合,耦合连杆另一端与中心连杆通过转动副连接,四条耦合连杆与中心连杆连接形成的四个转动副的轴线重合;所述机器人关节中所有转动副的轴线汇交于一点,且该点即为机器人关节的转动中心。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动平台相对定平台具有球面两转动自由度,且运动解耦,转动中心唯一;(2)动平台相对定平台转动工作空间大;(3)关节体积小,刚度大;(4)关节的四条运动支链间通过耦合连杆相互连接,进一步提高了机构的受力性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褚宏鹏,未经褚宏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2307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六轴关节机器人的挂线总成
- 下一篇:一种推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