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气压储能助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716250.X | 申请日: | 2016-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116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王锦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锦祥 |
主分类号: | B60T1/10 | 分类号: | B60T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何龙 |
地址: | 225700 江苏省泰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合机构 活塞 真空缸 储能机构 储能 汽车传动轴 助动装置 转动 汽车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 大气压作用 储存能量 汽车启动 汽车刹车 释放 传动轴 汽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大气压储能助动装置,包括:储能机构、传动机构、第一离合机构和第二离合机构;第一离合机构和第二离合机构位于传动机构的两侧,储能机构与传动机构连接;汽车刹车时,传动机构通过第一离合机构随汽车传动轴一起转动;汽车启动时,传动机构通过第二离合机构带动汽车传动轴一起转动。具体地,储能机构包括第一活塞和第一真空缸,先将第一活塞设置于第一真空缸的底部,排尽空气使第一真空缸的底部与第一活塞之间为真空,当需要储存能量时,传动机构在汽车的传动轴的带动下拉动第一活塞,此时第一真空缸内为真空,外界有较强的大气压作用于第一活塞,即达到储能目的;需要释放能量时,再通过传动机构释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大气压储能助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汽车成为越来越普遍的交通工具。但是,汽车在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能耗问题。
在能源日益紧张的今天,降低能源消耗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科技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而汽车因其庞大的使用量,产生了惊人的能源消耗,对环境也产生了巨大影响。例如:在汽车的行驶过程中,经常因为遇到红灯而必须进行刹车,待绿灯亮起时再重新启动或者加速;公交车则除了红灯的情况需要刹车以外,还需要在各个公交站点停靠,即增加了刹车和再启动的频率。众所周知,汽车在制动时,尚有一定的动能,而现有的汽车都是通过刹车片制动,将这部分动能转化为热能释放到大气中,使得这部分动能被浪费而得不到利用;或者,将这部分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或电能进行储存,这两种方法均储存能量有限、回收效率低,而且提供的助动力不是恒定力。现有气缸和活塞是为压缩空气而设计的,对外是正压,运用逆向思维可用活塞把气缸内部拉成真空或接近真空,对外是负压,用于拉成真空的密闭气缸称为真空缸。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大气压储能助动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汽车刹车时动能得不到利用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大气压储能助动装置,包括:储能机构、传动机构、第一离合机构和第二离合机构;
所述储能机构包括:第一转盘、第一牵引件、第一活塞和第一真空缸;所述第一活塞设置在所述第一真空缸的内部,将所述第一真空缸分隔为密闭的第一腔体和用于与空气连通的第二腔体;所述第一牵引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活塞连接,另一端盘设在所述第一转盘上;所述第一转盘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且能够随所述传动机构转动;
所述第一离合机构和所述第二离合机构位于所述传动机构的两侧;
在汽车刹车时,所述传动机构通过所述第一离合机构随汽车的传动轴一起转动,从而将汽车的动能储存至所述储能机构中;在汽车启动时,所述传动机构通过所述第二离合机构带动汽车的传动轴一起转动,从而释放已经储存在所述储能机构中的能量。
进一步,还包括第一滑轮,所述第一牵引件为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盘绕设置于所述第一转盘上,且绕过所述第一滑轮与所述第一活塞连接。
进一步,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和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和所述第三锥齿轮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二锥齿轮的两侧,且同时与所述第二锥齿轮啮合;
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三锥齿轮分别能够与所述第一离合机构和所述第二离合机构接触连接,从而随汽车的传动轴一起转动;所述第一转盘设置在所述第二锥齿轮上。
进一步,所述第一离合机构包括:第一压盘和第一摩擦盘,所述第一压盘和所述第一摩擦盘均用于设置于汽车的传动轴上,且所述第一摩擦盘能够与所述第一锥齿轮接触,所述第一压盘能够在汽车的传动轴上滑动;在外力的作用下,所述第一压盘将所述第一摩擦盘压紧在所述第一锥齿轮上,使所述第一锥齿轮能够与汽车的传动轴一同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锦祥,未经王锦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71625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