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球体农田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620853087.1 | 申请日: | 2016-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364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学;黄舞记;刘华;梁峰;王晓炜;卫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农学院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B62D57/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创智天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2214 | 代理人: | 王秀奎 |
地址: | 300384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球体 农田 机器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智能球体农田机器人。
背景技术
农业机器人出现后,发展迅速,如今在许多国家出现了多种类型农业机器人。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各国对农业机器人的研究工作逐渐启动,研制出多种农业生产机器人,如嫁接机器人、育苗机器人、农药喷洒机器人等已投入使用。但现阶段农业机器人大多都体形比较庞大,在移动作业过程中容易毁坏农作物和压实土壤,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本文提出一种用于精准农业上的机器人,与其他农业机器人所不同的是它不像飞机撒药式的喷洒杀虫剂、施肥等大范围的对农作物进行作业,而是更倾向于园丁的方式,针对性的服务于小范围的农作物。机器人外表采用球型外壳,在移动中不会对农作物造成伤害;所有的控制电路和机械驱动全部封装在球体内部,有效避免农田中露水和灰尘对机器人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球体农田机器人,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智能球体农田机器人,包括主传动轴、支撑轴、连接件、直齿轮传动轮系、直齿-锥齿轮传动轮系、用于驱动机器人行进的第一步进电机、用于驱动机器人转向的第二步进电机,以及一个球形壳体,所述主传动轴、支撑轴、连接件、直齿轮传动轮系、直齿-锥齿轮传动轮系、用于驱动机器人行进的第一步进电机、用于驱动机器人转向的第二步进电机均设置在球形壳体内部。
主传动轴通过轴承可旋转的水平设置在连接件中,第一步进电机和第二步进电机分别固定在主传动轴的两端;
所述支撑轴由完全相同的两个光轴组成,两个光轴成一直线竖直设置,光轴相邻的两端通过轴承可旋转的固定在连接件的上下两端;光轴另外两端分别与球壳进行刚性连接,将整套驱动支撑起来;
所述直齿轮传动轮系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直齿轮和第二直齿轮,其中,第一直齿轮固定在第一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上,第二直齿轮通过轴承可旋转的设置在主传动轴上,且第二直齿轮与连接件固定连接;
所述直齿-锥齿轮传动轮系包括第三直齿轮、与第三直齿轮相啮合的第四直齿轮、第一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锥齿轮,其中,第三直齿轮固定在第二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上,第四直齿轮和第一锥齿轮通过轴承同步设置在主传动轴上,第二锥齿轮固定在支撑轴上;
在智能球体农田机器人的球形壳体内还设置有温湿度检测单元、GPS定位单元、电源模块单元、无线数据传输单元、步进电机驱动单元、核心控制单元,所述核心控制单元分别与连接温湿度检测单元、GPS定位单元、电源模块单元、无线数据传输单元、步进电机驱动单元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直齿轮7和第二直齿轮8具有相同的模数1.5,齿数分别是20和40,传动比为1:2;第三直齿轮9和第四直齿轮10具有相同的模数1.5,齿数分别是20和40,传动比为1:2;第一锥齿轮11和第二锥齿轮12具有相同的模数1.5,齿数分别为20,40,传动比也为1:2。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采用STC15F2K61S2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单元。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无线数据传输单元采用无线通用芯片NRF2401。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温湿度检测单元采用DHT11数字温湿度传感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GPS定位单元采用ATK-NEO-6M-V2.3GPS定位模块。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步进电机驱动单元采用A4988电机驱动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球体农田机器人,其外形为球形壳体,在球形壳体内设置有驱动球形壳体行进和转向的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利用球体表面圆润的特点,改变了传统农业机械工作时会伤害到农作物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将一系列传感器集结在球壳内部,实现了对农田信息的采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机械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机械结构简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系统的模块连接图。
图4是实施例中核心控制单元的电路图。
图5是实施例中无线数据传输单元的电路图。
图6是实施例中温湿度检测单元的电路图。
图7是实施例中GPS定位单元的电路图。
图8是实施例中步进电机驱动单元的电路图。
图9是实施例中电源模块单元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农学院,未经天津农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8530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免打模组化网络配线架
- 下一篇:一种适于PON网络光纤扩展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