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撑开膨胀椎间植骨融合器和内藏椎体锚定钉式抽斗有效
申请号: | 201620864624.2 | 申请日: | 2016-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616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邹德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德威 |
主分类号: | A61F2/44 | 分类号: | A61F2/4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朱坤鹏 |
地址: | 102209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撑开 膨胀 椎间植骨 融合 内藏 锚定 抽斗 | ||
1.一种可撑开膨胀椎间植骨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撑开膨胀椎间植骨融合器呈筒状,所述可撑开膨胀椎间植骨融合器含有上筒壁(10)和下筒壁(20),上筒壁(10)和下筒壁(20)插接,上筒壁(10)能够相当于下筒壁(20)移动使所述可撑开膨胀椎间植骨融合器能够在被撑开后周向长度变大,上筒壁(10)设有连通该可撑开膨胀椎间植骨融合器的上方和内部的通孔(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撑开膨胀椎间植骨融合器,其特征在于,上筒壁(10)含有依次连接的上左壁板(11)、顶壁板(12)和上右壁板(13),下筒壁(20)含有依次连接的下左壁板(21)、底壁板(22)和下右壁板(23),上左壁板(11)与下左壁板(21)插接,上左壁板(11)能够相对于下左壁板(21)移动,上右壁板(13)与下右壁板(23)插接,上右壁板(13)能够相对于下右壁板(23)移动,通孔(30)位于顶壁板(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撑开膨胀椎间植骨融合器,其特征在于,下左壁板(21)内设开口朝上的左插接槽(211),上左壁板(11)插接于左插接槽(211),下右壁板(23)内设开口朝上的右插接槽(231),上右壁板(13)插接于右插接槽(231),上左壁板(11)的外表面的下端和左插接槽(211)的内表面均设有防止所述可撑开膨胀椎间植骨融合器在被撑开后缩回的锯齿状表面,上右壁板(13)的外表面的下端和右插接槽(231)的内表面也均设有防止所述可撑开膨胀椎间植骨融合器在被撑开后缩回的锯齿状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撑开膨胀椎间植骨融合器,其特征在于,下左壁板(21)内设开口朝上的左插接槽(211),上左壁板(11)插接于左插接槽(211),上右壁板(13)内设开口朝下的右插接槽(231),下右壁板(23)插接于右插接槽(231),上左壁板(11)的外表面的下端和左插接槽(211)的内表面均设有防止所述可撑开膨胀椎间植骨融合器在被撑开后缩回的锯齿状表面,下右壁板(23)的外表面的上端和右插接槽(231)的内表面也均设有防止所述可撑开膨胀椎间植骨融合器在被撑开后缩回的锯齿状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可撑开膨胀椎间植骨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左插接槽(211)的槽口的宽度小于插接于左插接槽(211)内的该锯齿状表面处的宽度,左插接槽(211)的槽口能够防止上左壁板(11)脱离下左壁板(21);右插接槽(231)的槽口的宽度小于插接于右插接槽(231)内的该锯齿状表面处的宽度,右插接槽(231)的槽口能够防止上右壁板(13)脱离下右壁板(2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撑开膨胀椎间植骨融合器,其特征在于,下筒壁(20)设有连通该可撑开膨胀椎间植骨融合器的下方和内部的通孔(30)。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撑开膨胀椎间植骨融合器,其特征在于,顶壁板(12)含有左顶板(121)和右顶板(122),底壁板(22)含有左底板(221)和右底板(222),左顶板(121)和右顶板(122)插接,左顶板(121)能够相对于右顶板(122)移动,左底板(221)和右底板(222)插接,左底板(221)能够相对于右底板(222)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撑开膨胀椎间植骨融合器,其特征在于,上筒壁(10)的通孔(30)位于左顶板(121)和右顶板(122)上,当所述可撑开膨胀椎间植骨融合器处于收缩状态时,左顶板(121)上通孔(30)的位置和右顶板(122)上通孔(30)的位置重合。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撑开膨胀椎间植骨融合器,其特征在于,下筒壁(20)设有连通该可撑开膨胀椎间植骨融合器的下方和内部的通孔(30),下筒壁(20)的通孔(30)位于左底板(221)和右底板(222)上,当所述可撑开膨胀椎间植骨融合器处于收缩状态时,左底板(221)上通孔(30)的位置和右底板(222)上通孔(30)的位置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德威,未经邹德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86462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腰椎后路多功能椎间植骨融合器
- 下一篇:全防水碳纤维机械上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