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腰椎间融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08975.9 | 申请日: | 2016-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080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康慈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44 | 分类号: | A61F2/44 |
代理公司: | 浙江五星国泰律师事务所33245 | 代理人: | 金盟 |
地址: | 324113 浙江省衢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腰椎 融合 | ||
1.一种腰椎间融合器,包括主体结构呈六面体形的融合器本体(1),融合器本体(1)上设有上下贯通的植骨孔(2),植骨孔(2)由融合器本体(1)的前端(11)、后端(12)、左端(13)和右端(14)包围而成,融合器本体(1)的上、下表面设有防滑齿(3),其特征是:所述防滑齿(3)为多排平行的横向齿或多排呈圆弧形并具有同一圆心的环向齿,融合器本体(1)的上、下表面呈外凸弧面或平面,前端(11)向前延伸且截面逐渐收缩,后端(12)设置有外凸的梯形台阶(7),梯形台阶(7)内设置有螺纹孔(5),在左端(13)和右端(14)设有与植骨孔(2)相连通的通孔(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椎间融合器,其特征是:所述融合器本体(1)的左、右侧面呈平面,前端(11)的端部呈外凸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椎间融合器,其特征是:所述融合器本体(1)的左、右侧面呈外凸弧面,前端(11)的端部呈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椎间融合器,其特征是:所述融合器本体(1)的前端(11)的高度大于后端(12)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椎间融合器,其特征是:在融合器本体(1)的前端也设置有螺纹孔(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椎间融合器,其特征是:所述植骨孔(2)的中部设有隔横(6),隔横(6)将植骨孔(2)分隔为前植骨孔(21)和后植骨孔(22),并将通孔(9)分隔为前通孔(91)和后通孔(92)。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腰椎间融合器,其特征是:所述融合器本体(1)在前端(11)处设置有第一显影针(81),在左端(13)和后端(12)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显影针(82),在右端(14)和后端(12)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三显影针(83),其中第二显影针(82)平行于第三显影针(83),第一显影针(81)垂直于第二显影针(82)、第三显影针(83)。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腰椎间融合器,其特征是:所述融合器本体(1)在前端(11)处设置有第一显影针(81),第一显影针(81)垂直于融合器本体(1)的左、右侧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或3或6所述的腰椎间融合器,其特征是:所述融合器本体(1)在前端(11)处设置有第一显影针(81),在左端(13)和隔横(6)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显影针(82),在右端(14)和隔横(6)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三显影针(83),在左端(13)和后端(12)的连接处设置有第四显影针(84),第一显影针(81)、第二显影针(82)、第三显影针(83)与第四显影针(84)互相平行。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椎间融合器,其特征是:在梯形台阶(7)的两侧设有辅助定位孔(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康慈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康慈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0897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气净化器(BKJ‑215C)
- 下一篇:插头(8字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