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行星架以及包括其的行星齿轮箱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77585.7 | 申请日: | 2016-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099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陆群峰;张保松;张亚楠;阙红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8 | 分类号: | F16H57/08;F16H57/04;F16H1/3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 | 代理人: | 唐立,付曼 |
地址: | 21301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行星 以及 包括 齿轮箱 | ||
1.一种行星架(100),其用于将行星轮(200)装配在太阳轮(300)与内齿圈(400)之间以形成行星轮-太阳轮齿轮副和行星轮-内齿圈齿轮副,其中,所述行星架(100)包括第一辐板(110)、第二辐板(130)以及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辐板(110)和第二辐板(130)的连接柱(12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120)被设置为包括空心区(128)的空心结构,其中,所述空心区(128)中设置垂直所述中心轴线(91)的间隔体(12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架(10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辐板(110)和第二辐板(130)上分别设置对应所述连接柱(120)的空心区(128)的敞开孔(13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星架(10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柱(120)与所述第二辐板(130)的连接位置处设置缺口(132),所述缺口(132)在所述第二辐板(130)的径向方向上对准所述第三油道(122),所述缺口(132)对应所述敞开孔(133)在所述第二辐板(130)的外圆周上开口形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120)与所述行星架(100)的中心轴线(91)平行地设置,并且沿所述行星架(100)的外圆周布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辐板(110)和第二辐板(130)的直径均小于所述内齿圈(400)的齿顶圆(401)的直径。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的行星架(10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柱(120)的间隔体(127)中至少设置第一油道(126);
其中,所述第一油道(126)被布置为其轴线(1265)朝向所述行星轮-内齿圈齿轮副的行星轮-内齿圈啮出区(2040),并且用于向所述行星轮-内齿圈啮出区(2040)喷射润滑油。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行星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120)的相向于所述行星轮-内齿圈啮出区(2040)的部分被布置为圆弧结构(1210)。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行星架(10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柱(120)中还设置有第二油道(125);
其中,所述第二油道(125)被布置为其轴线(1255)朝向所述行星轮-太阳轮齿轮副的行星轮-太阳轮啮出区(3020)布置,并且用于向所述行星轮-太阳轮啮出区(3020)喷射润滑油。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行星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油道(125)设置在所述间隔体(127)中。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行星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油道(125)和第一油道(126)在所述间隔体(127)的垂直于所述中心轴线(91)的截面上布置,其中该截面经过所述行星轮(200)在所述中心轴线(91)的方向上的中心点。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行星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油道(125)的轴线(1255)朝向所述行星轮-太阳轮啮出区(3020)中的所述行星轮的齿顶圆(201)与所述太阳轮的齿顶圆(301)的交点(G3)处。
12.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行星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道(126)的轴线(1265)朝向所述行星轮-内齿圈啮出区(2040)中的内齿圈(400)上。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行星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120)的相向于所述行星轮-内齿圈啮出区(2040)的部分被布置为圆弧结构(1210),所述第一油道(126)的轴线(1265)经过该圆弧结构(1210)的圆心(G5)且与所述辅助圆(202)相切,其中,所述辅助圆(202)为其直径等于所述行星轮的齿顶圆(201)的直径与法向模数之和、且与所述行星轮的齿顶圆(201)同心的圆。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行星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油道(125)和第一油道(126)通过设置在所述行星架(100)上的同一接入通道输入所述润滑油。
15.如权利要求 14所述的行星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油道(125)和第一油道(126)相互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7758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于固定的英语翻译机装置
- 下一篇:控制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