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行星架以及包括其的行星齿轮箱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77585.7 | 申请日: | 2016-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099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陆群峰;张保松;张亚楠;阙红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8 | 分类号: | F16H57/08;F16H57/04;F16H1/3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 | 代理人: | 唐立,付曼 |
地址: | 21301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行星 以及 包括 齿轮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行星齿轮箱的润滑技术领域,涉及对行星齿轮箱中的行星轮-内齿圈啮出区的跟随喷射润滑,尤其涉及设置有用于向所述行星轮-内齿圈啮出区喷射润滑油的油道的行星架以及包括该行星架的行星齿轮箱。
背景技术
行星齿轮箱(或称为“行星齿轮变速箱”)是带有行星齿轮传动副的齿轮箱,由于其中的行星级齿轮能够产生功率分流,行星齿轮箱可以应用在速度低、载荷大的场景中,例如风力发电设备中。因此,行星级齿轮副的啮合力大,啮合时产生的瞬间升温高,导致必须设置相应的润滑系统来对行星轮、太阳轮、内齿圈等关键部件进行润滑冷却,从而实现齿面的润滑和降温,减少磨损并提高使用寿命。
现有的各种针对行星齿轮箱的行星轮-太阳轮齿轮副和行星轮-内齿圈齿轮副的润滑设计存在各种不足。
较多的现有的润滑方案中均是采用间断润滑的设计,这是由于在工作过程中,行星轮既自转又公转,行星轮-太阳轮齿轮副对应的行星轮-太阳轮啮出区和行星轮-内齿圈齿轮副对应的行星轮-内齿圈啮出区的位置均是随着行星轮的公转不断发生变化的,从而难以持续对准啮出区跟随地喷射润滑油。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0820100343.5、名称为“风电齿轮箱行星润滑供油装置”的专利揭示的润滑方案中,能实现对行星轴承的跟随润滑,对太阳轮和内齿圈也进行跟随润滑,也即实现在工作过程中对行星轴承、太阳轮和内齿圈的强制持续润滑,但是,其润滑油道无法直接喷射润滑油于行星轮-太阳轮啮出区和行星轮-内齿圈啮出区,因此,其持续润滑并不是作用在啮出区上,这样,齿面在脱啮后的较长时间内会保持在高温区间,从而,对齿轮副的降温作用不明显,润滑冷却效果差。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220652307.6、名称为“齿轮行星轮系外啮合润滑系统”的专利揭示的润滑方案中,虽然也实现了对连行星轮-内齿圈啮出区的连续喷射润滑,但是,无法实现对行星轮-内齿圈啮出区的冷却润滑,尤其是内齿圈的润滑冷却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高至少对行星齿轮箱的行星轮-内齿圈齿轮副的润滑冷却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实现至少对行星轮-内齿圈啮出区的跟随喷射润滑冷却。
为实现以上目的之一或者其他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行星架(100),其用于将行星轮(200)装配在太阳轮(300)与内齿圈(400)之间以形成行星轮-太阳轮齿轮副和行星轮-内齿圈齿轮副,其中,所述行星架(100)包括第一辐板(110)、第二辐板(130)以及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辐板(110)和第二辐板(130)的连接柱(12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120)被设置为包括空心区(128)的空心结构,其中,所述空心区(128)中设置大致垂直所述中心轴线(91)的间隔体(127)。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行星架(100),其中,在所述第一辐板(110)和第二辐板(130)上分别设置对应所述连接柱(120)的空心区(128)的敞开孔(133)。
在之前所述实施例的行星架(100)中,在所述连接柱(120)与所述第二辐板(130)的连接位置处设置缺口(132),所述缺口(132)在所述第二辐板(130)的径向方向上大致对准所述第三油道(122),所述缺口(132)对应所述敞开孔(133)在所述第二辐板(130)的外圆周上开口形成。
在之前所述实施例的行星架(100)中,所述连接柱(120)与所述行星架(100)的中心轴线(91)平行地设置,并且大致沿所述行星架(100)的外圆周布置。
在之前所述实施例的行星架(100)中,所述第一辐板(110)和第二辐板(130)的直径均小于所述内齿圈(400)的齿顶圆(401)的直径。
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行星架(100),其中,在所述连接柱(120)的间隔体(127)中至少设置第一油道(126);
其中,所述第一油道(126)被布置为其轴线(1265)朝向所述行星轮-内齿圈齿轮副的行星轮-内齿圈啮出区(2040),并且用于向所述行星轮-内齿圈啮出区(2040)喷射润滑油。
在之前所述任一实施例的行星架(100)中,所述连接柱(120)的相向于所述行星轮-内齿圈啮出区(2040)的部分被布置为圆弧结构(1210)。
根据本实用新型还一实施例的行星架(100),其中,在所述连接柱(120)中还设置有第二油道(1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775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于固定的英语翻译机装置
- 下一篇:控制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