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相多根挤压大规格石墨电极布局电石炉送电冶炼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81358.1 | 申请日: | 2016-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305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2 |
发明(设计)人: | 冯建国;丁洁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建国;丁洁彬 |
主分类号: | F27D11/10 | 分类号: | F27D11/10 |
代理公司: | 郑州金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1121 | 代理人: | 郭增欣 |
地址: | 4536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相 挤压 规格 石墨电极 布局 电石 送电 冶炼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墨电极应用大容量电石埋弧炉冶炼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三相多根石墨电极布局大容量电石炉送电冶炼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电石冶炼行业还大部分采用自焙电极供电方式,自焙电极电极糊属炭素初级产品。按照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导向,此生产工艺应属控制发展模式,自焙电极在生产中会出现软断、流油、偏析、硬断、裂纹、掉块、过烧、悬料等事故,尤其是软断和流油能引起火灾和爆炸,直接威胁操作人员和设备安全。过去由于挤压优质大规格φ600~φ800mm石墨电极因工艺技术复杂造成价格昂贵,大家只想推动采用低端大直径炭素电极φ1020~φ1400mm应用在高效率、大容量20000KVA~40000KVA电石炉上应用。现在国内采用30MN以上大型挤压机、大型LWG串接石墨化和机加工系统生产得高品质φ600~φ800mm石墨电极技术已不受限制,且价格适中。该种电极相对于其它电极所具有结构均匀、导电性好、高密高强、承受电流密度高、低灰分等性能优点。若能采用三相六根或三相多根挤压φ600~φ800mm高品质挤压石墨电极在大型电石炉上应用,不但会彻底杜绝因产品质量问题引起的安全责任事故,也能满足电石冶炼向大容量、高效、节能减排、安全环保方向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通电截面增大、极大节约电能和电极消耗、导电性能好且安全性高的三相多根挤压大规格石墨电极布局电石炉送电冶炼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三相多根挤压大规格石墨电极布局电石炉送电冶炼系统,包括电石炉,所述电石炉上设置有炉盖,其特征是:变压器二次侧三相接线端的每一相分为至少两根相互并联的电极接线端,每一所述电极接线端分别与一柱高品质挤压石墨电极连接;或者,将变压器二次侧三相接线端相同极性的分为至少两组,每一组分别与一柱高品质挤压石墨电极连接;根据电石炉的容量选择所述高品质挤压石墨电极的直径和数量,所有的所述高品质挤压石墨电极从电石炉的炉盖顶部穿进炉内,并且,相邻的所述高品质挤压石墨电极不同相,三根不同相的所述高品质挤压石墨电极采用等边三角形均匀分布设置;三相多根所述高品质挤压石墨电极在炉内均匀合理布局输电做功,扩大炉内的高温熔化区和还原反应生产电石液体的区域,多根电极下熔炼坩埚,覆盖区相互交叉重叠贯通,电石液体极易排出,极大节约电能和电极消耗。
所述高品质挤压石墨电极采用整套大规格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制造工艺系统加工而成,其关键工艺点是精选原料、压型工艺和石墨化工艺,所述压型工艺采用四段式干料加热、混捏、凉料、均温工艺系统再进入到30MN以上挤压机工序进行挤压生产;所述石墨化工艺采用送电电流密度≥30A/cm2的大型LWG串接石墨化生产方法。
所述高品质挤压石墨电极GHP-Ⅰ的产品技术指标为:电阻率7~9µΩ·m,体积密度1.62~1.70 g/cm3,抗折强度6~9 MPa,弹性模量6~10 GPa,热膨胀系数CTE(0~600℃)1.5~2.4×10-6/℃,灰分≤0.3%,允许电流密度<12 A/cm2;或者,所述高品质挤压石墨电极GHP-Ⅱ的产品技术指标为:电阻率5~7µΩ·m,体积密度1.70~1.77 g/cm3,抗折强度9~14 MPa,弹性模量8~14 GPa,热膨胀系数CTE(0~600℃)1.2~2.0×10-6/℃,灰分≤0.15%,允许电流密度<20 A/cm2;所述电石炉容量为20000~30000KVA时,所述高品质挤压石墨电极的直径为Φ600~φ700mm且数量为6根;所述电石炉容量为30000~40000KVA时,所述高品质挤压石墨电极的直径为Φ700~φ800mm且数量为6根;所述电石炉容量为40000~60000KVA时,所述高品质挤压石墨电极的直径为Φ600~φ800mm且数量为9根。
所述变压器二次侧三相接线端的每一相分为两根、三根、四根或五根相互并联的电极接线端,所述电石炉的炉内形状是圆形、四边形或边数大于四的多边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建国;丁洁彬,未经冯建国;丁洁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813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氛箱式炉
- 下一篇:三相多根挤压石墨电极布局铁合金炉送电冶炼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