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维柔性低功率激光加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91957.1 | 申请日: | 2016-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399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神祥龙;李思佳;李思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嘉强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6/08 | 分类号: | B23K26/08;B23K26/064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11265 | 代理人: | 叶树明 |
地址: | 20161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维 柔性 功率 激光 加工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精密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三维柔性低功率激光加工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非金属三维复杂工件的加工需求日益增多,使用模具来加工的成本高,且模具自身加工周期长,因此柔性激光加工系统的需求日益增多。非金属材料对光纤机光器等吸收率较低,最佳的方案是使用CO2激光器,但CO2激光本身难以通过光纤等柔性介质传输,一般只能通过由多面反射镜组成的模拟柔性的机械导光臂来传输。由于CO2激光器的重量过重,市面上常用的解决方案是将激光器安置在地面上,通过长导光臂将激光传导到激光头上,激光头安装在工业机器人上,由于导光臂是悬吊在空中,到工业机器人在运动时难免会发生运动干涉,这样就大大缩减了工业机器人的活动范围,整个系统的加工范围受限。
针对现有解决方案上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激光与机器人高度集成的混搭方案。对于功率在低于200W的CO2激光器,自身重量在50kg以内的,可以直接背负在机器人的臂上。通过激光导光结构将光路传输至六轴末端。六自由度导光臂巧妙的安装在机器人的第五关节附近,这样,当机器人的第四关节和第五关节做旋转运动时,导光臂的六关节随着机器人的关节转动,导光臂对机器人的活动范围没有任何影响。
此种解决方案,在低功率激光加工中运动灵活性高、光路精度高,且系统成本较传统方案有所减低,可广泛应用在用于工程塑料、橡胶、玻璃、布匹、皮革、印刷电路板等非金属材料的三维加工,也可用于金属材料的焊接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维柔性低功率激光加工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三维柔性低功率激光加工系统,包括工业机器人、激光器、精密导光结构、工作台、水冷系统、激光控制柜;所述工业机器人采用小臂和第四轴、第六轴为中空结构的工业六自由度机器人;所述激光器采用功率低于200W的CO2激光器;所述工业机器人上端固定设置精密导光结构,所述精密导光结构上端固定设有激光器,所述工作台设置在工业机器人一侧,且设置在精密导光结构正下方,所述激光控制柜与水冷系统相连,所述激光控制柜与激光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精密导光结构包括指示光组件、扩束组件、第一平面反射组件、第二平面反射组件、导光管、6自由度导光臂和激光加工头,所述指示光组件固定连接扩束组件,所述扩束组件与第一平面反射组件相连,所述第一平面反射组件与第二平面反射组件相连,所述第二平面反射组件通过导光管连接6自由度导光臂,所述6自由度导光臂前端固定连接激光加工头。
优选的,所述6自由度导光臂上设有通光孔,且所述通光孔孔径为15mm,所述通光孔设置在机器人的第五关节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高度集成、结构紧凑,占用厂房中的工作面积较小;保留了机器人原有的加工范围,解决了运动中机器人可能与导光臂的碰撞干涉问题;另外激光通过高精度导光结构传输,机器人全活动范围内,激光聚焦后焦点保持在喷嘴中心轴线0.06mm范围以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精密导光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三维柔性低功率激光加工系统,包括工业机器人1、激光器2、精密导光结构3、工作台4、水冷系统5、激光控制柜6;所述工业机器人1采用小臂和第四轴、第六轴为中空结构的工业六自由度机器人;所述激光器2采用功率低于200W的CO2激光器,低功率的CO2激光器自身重量通常较低,可直接背在机器人臂上,激光器的线缆、水冷管路等可沿着机器人本身的管线包行走;所述工业机器人1上端固定设置精密导光结构3,精密导光结构3用于光路传输、整形和聚焦等;所述精密导光结构3上端固定设有激光器2,所述工作台4设置在工业机器人1一侧,且设置在精密导光结构3正下方,工作台4用于待加工零件的安装定位;所述激光控制柜6与水冷系统5相连,水冷系统5用于激光器、导光结构等发热部分的水冷散热;所述激光控制柜6与激光器2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嘉强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嘉强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919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体式凸焊机上电极
- 下一篇:可以通过无线控制的激光焊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