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海上核能设施主控制室可居留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84485.8 | 申请日: | 2016-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313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忠意;南金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00 | 分类号: | F24F11/00;F24F5/00;F24F3/16 |
代理公司: | 深圳汇智容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44238 | 代理人: | 潘中毅,熊贤卿 |
地址: | 518031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上步中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上 核能 施主 控制室 居留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核反应堆主控制室的可居留系统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海上核能设施主控制室可居留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核电技术的不断发展,核电站严重事故受到全球核安全局和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广泛关注,各国都认识到不能完全排除严重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因此,核电安全工作不能仅考虑设计基准事故,还必须考虑缓解和应对严重事故。其中,作为核电站监控中心的主控室,其主要功能是在各种运行状况下对核电站全厂进行正常、异常状态的监视和控制,保障核电站的有效、安全运行,并在遭受事故或超设计基准事故后使核电站回到安全状态。因此,在严重事故后,保持主控室的可居留性及主控室设备安全可靠的运行,一直以来是国内外研究机构关注的重点之一。
当前,第二代及第二代加核电站,其主控室可居留系统一般采用的是能动技术,其冷却系统主要由应急风机、应急制冷机组和表冷器组成,应急电源由蓄电池组和应急柴油机提供。第三代核电机组EPR堆型采用四套独立的空气冷却及加热处理机组,两用两备,并由4个独立的供电系列供电。
而其他一些核电站也可能采用非能动设计技术,例如,美国AP1000核电站的主控室就采用非能动设计理念,当全厂电源丧失或主控室通风放射性超标后,主控室被隔离,由多只(如32只)压缩空气储瓶向主控室供应新风,对主控室的冷却功能由非能动热阱实现。该方案需大量建筑空间用以存放压缩空气储瓶。
同时,在中国公开的申请号为CN201410725532,名称为“核电站主控室非能动室内空气冷却和净化系统”,中其也是采用非能动压缩空气贮罐,为事故工况下主控制室提供新风,并采用非能动冰蓄冷降低主控制室温度。但这种方案需占用较大建筑空间放置蓄冷装置和压缩空气贮罐,不适用于海上环境,同时冰蓄冷存在挥发、相变等缺点。
而在海洋上,以核能为能源的各类用途装置(如核动力破冰船,核潜艇,海上浮动核能发电平台、海水淡化、供热等),由于海上核反应堆远离陆地,与陆上堆相比存在以下缺点:
首先,孤立无援、缺乏外部能源,一旦发生核事故,对蓄电池组和柴油发电机依赖性增大,使得蓄电池容量和柴油发电机需求容量增大。
其次,建筑空间有限,无论是浮动平台还是船舶,其在海上的空间非常紧张,可谓是寸土寸金。
如果在海上核反应堆采用上述提及主控室可居留系统的技术,无疑存在如下的不足之处:
首先,需要单独预留较大空间用来存储空气压缩罐;
其次,采用冰蓄冷,冰容易熔化为水,且采用集中蓄冷模式,蓄能装置需要占用一定的建筑空间。
另外,通过压缩空气难以让使得主控制室内空气循环,达到去除主控制室环境空气中可能的污染物的目的。
所以,海上核反应堆主控制室的可居留系统设计既不可能参照陆上核电站一样通过大量蓄电池容量或柴油发电机数量的能动技术,也不可能参照AP1000采用压缩气瓶的非能动设计理念,因此海上核反应堆主控制室的可居留设计急需突破当前禁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海上核能设施主控制室可居留系统,其可以为海上核能提供安全且低成本的可居留空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海上核能设施主控制室可居留系统,为主控制室人员提供呼吸用的清洁空气,防止放射性空气进入主控制室,维持主控制室内温度保持在可接受限值范围内,包括:
设置于所述主控制室内的回风阀、送风阀,两者之间通过循环风管连通;
在所述循环风管上依次设置有至少一台循环风机、用以去除放射性气溶胶污染物质的除碘净化装置、第一蓄冷装置;
多个分布式蓄冷装置,间隔设置于所述主控制室内部;
分体式制冷装置,通过分配式冷却剂管线与所述第一蓄冷装置和多个分布式蓄冷装置连通;
氧气贮罐,其具有第一输氧管线通过第一输氧阀与所述循环风管连接,其具有第二输氧管线直接连接至所述主控制室内部,在所述第二输氧管线上设置有第二输氧阀。
其中,所述每一分布式蓄冷装置均设置有可打开的密封盖。
其中,所述除碘净化装置设置于所述循环风机的出口侧。
其中,所述循环风机、除碘净化装置、第一蓄冷装置、分体式制冷装置以及所述氧气贮罐,均设置于所述主控制室外部。
其中,所述循环风机为至少两台,并由应急电源进行供电,所述应急电源为蓄电池或应急柴油发电机。
其中,所述第一蓄冷装置和所述分布式蓄冷装置采用高分子蓄冷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844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空气净化器的风量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中央空调智能水力平衡分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