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GaN:C/GaN超晶格高阻层的HEMT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88684.6 | 申请日: | 2016-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108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徐明升;王洪;周泉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9/778 | 分类号: | H01L29/778;H01L29/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45 | 代理人: | 罗观祥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gan 晶格 高阻层 hemt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氮化镓基HEMT外延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一种具有GaN:C/GaN超晶格高阻层的HEMT结构,属于半导体微电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氮化镓材料和硅、砷化镓等半导体材料相比,具有更强的临界击穿电场、更大的电子饱和漂移速度、更高的禁带宽度及热导率等特性,在高压高频电子器件领域具有很大优势。三族氮化物材料还具有很大的自发和压电极化系数,利用此特性可以制备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器件,可以用于高压大功率开关器件和高频微波器件领域。
图1为现有技术GaN基HEMT外延结构示意图,GaN/AlGaN异质结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的常规外延结构由依次连接的衬底1、GaN成核层2、GaN缓冲层3、高阻层4和势垒层5和帽层6组成。其中,高阻层4为非故意掺杂的氮化镓高阻层,存在较高的缺陷密度,显示N型导电特性,在HEMT器件截至状态下,存在较大的漏电流,增加器件能耗。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201480015652.0公开了一种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是一种原位碳掺杂技术,该方法在反应器中形成III-N半导体层以及把烃前体注入反应器中,由此碳掺杂III-N半导体层并使III-N半导体层绝缘或半绝缘。得到半导体器件包括衬底以及衬底上的碳掺杂绝缘或半绝缘III-N半导体层。III-N半导体层中的碳掺杂密度大于5×1018cm-3且III-N半导体层中的位错密度小于2×109cm-2;该方法提高氮化镓的电阻,减小漏电,但是该方法碳掺杂会明显降低氮化镓材料的晶体质量,降低器件可靠性和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氮化镓基HEMT漏电流高,可靠性和寿命差的问题,提出一种提高氮化镓缓冲层的电阻,同时不恶化其晶体质量,降低器件漏电流,提高器件的耐高压特性和可靠性的具有GaN:C/GaN超晶格高阻层的HEMT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具有GaN:C/GaN超晶格高阻层的HEMT结构,自下而上依次包括衬底、GaN成核层、GaN缓冲层、GaN:C/GaN超晶格高阻层和AlGaN势垒层;其中高阻层由多层GaN:C故意碳掺杂层和非故意掺杂GaN层交替连接组成;单层GaN:C故意碳掺杂层的厚度为5-500nm;单层非故意掺杂GaN层的厚度为5-500nm。
为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优选地,所述GaN成核层的厚度为20-40nm;所述GaN缓冲层的厚度为1.5-2.5um。
优选地,所述HEMT结构还包括帽层;帽层的厚度为0-5nm;帽层为GaN帽层、AlN帽层或者氮化硅帽层;帽层设置在AlGaN势垒层上。
优选地,所述衬底为蓝宝石衬底、碳化硅衬底或硅材料衬底。
优选地,所述单层GaN:C故意碳掺杂层的厚度为20-40nm;单层非故意掺杂GaN层4.2的厚度为20-40nm。
优选地,所述AlGaN势垒层的厚度为5-50nm。
所述一种具有GaN:C/GaN超晶格高阻层的HEMT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衬底放入金属有机化学气相化学沉积设备中,衬底片温度升高到1050-1100℃,压力50-200mbar,通入氢气,对衬底进行高温清洗,去除衬底表面的污染物;
2)衬底片温度降低到500-600℃,压力提高到300-600mbar,通入氨气、氢气和三甲基镓,在步骤(1)所述的衬底片上生长GaN成核层;
3)将衬底片温度提高到1050-1100℃,压力降低到100-300mbar,通入氨气、氢气和三甲基镓,在步骤(2)所述的成核层上生长的非故意掺杂的GaN缓冲层;
4)循环重复以下步骤(4a)和(4b)10-50次,得到GaN:C/GaN超晶格高阻层
(4a)将衬底片温度保持1050-1100℃,压力降低到20-70mbar,通入氨气、氢气和三甲基镓首次在步骤(3)所述的非故意掺杂的GaN缓冲层上生长5-500nm的GaN:C故意碳掺杂层;循环重复时在非故意掺杂GaN层上生长GaN:C故意碳掺杂层;
(4b)将衬底片温度保持1050-1100℃,压力提高到300-500mbar,通入氨气、氢气和三甲基镓,在步骤(4a)所述的GaN:C故意碳掺杂层上生长5-500nm的非故意掺杂GaN缓冲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886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