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器人自动制样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98742.3 | 申请日: | 2016-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235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张开生;陈清;朱尊峰;王轶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赛摩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淮海专利事务所32205 | 代理人: | 李鹏 |
地址: | 22100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器人 自动 系统 | ||
1.一种机器人自动制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制样机器人(1.10),制样机器人(1.10)一侧设有烘干模块(1.1),烘干模块(1.1)一侧设有控制系统(1.2),另一侧环绕制样机器人(1.10)依次布置有初级破碎缩分模块(1.3),存查样制取模块(1.5),分析样制取模块(1.6),全水分样制取模块(1.8)和样品称重封装及发送模块(1.9),初级破碎缩分模块(1.3)在远离制样机器人(1.10)一侧设有弃料收集模块(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自动制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破碎缩分模块(1.3)包括全密封柜体Ⅰ(3.9),全密封柜体Ⅰ(3.9)顶部设有自动开关门的接料仓Ⅰ(3.7),中部依次安置相互连接的给料机Ⅰ(3.1)、破碎机Ⅰ(3.2)与定量缩分器(3.3),所述全密封柜体Ⅰ(3.9)底部设有自动开关出料门Ⅰ(3.6),内部设有载有样品容器(3.5)的出样小车Ⅰ(3.8),所述样品容器(3.5)底部设有称重装置Ⅱ(3.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器人自动制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机Ⅰ(3.2)包括破碎机体(8.1),所述破碎机体(8.1)中部设有破碎转子(8.2),破碎机体(8.1)底部布置长条式筛条(8.4),破碎机体(8.1)进料口处装有叶片式清扫器(8.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器人自动制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量缩分器(3.3)包括缩分壳体(2.1),缩分壳体(2.1)顶部设有进料口(2.3),缩分壳体(2.1)中心部位设有旋转盘刮扫机构(2.2),缩分壳体(2.1)侧壁上设有缩分比自动调节机构(2.4),所述缩分比自动调节机构(2.4)包括步进电机(2.5),步进电机(2.5)与缩分开口(2.6)上覆盖的挡板(2.7)连接且可驱动挡板(2.7)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自动制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全水分样制取模块(1.8)包括全密封柜体Ⅱ(4.7),全密封柜体Ⅱ(4.7)顶部设有自动开关门的接料仓Ⅱ(4.8),中部安置相互连接的输送机Ⅱ(4.1)与定比缩分器Ⅰ(4.2);全密封柜体Ⅱ(4.7)底部设有自动开关出料门Ⅱ(4.6),其内部设有出样小车Ⅱ(4.9),出样小车Ⅱ(4.9)上并排放置6mm分析共用样容器(4.3)、全水分煤样容器(4.4),6mm分析共用样容器(4.3)、全水分煤样容器(4.4)分别与定比缩分器Ⅰ(4.2)的两个相应的出口连接,6mm分析共用样容器(4.3)、全水分煤样容器(4.4)的底部设有称重装置Ⅲ(4.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自动制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存查样制取模块(1.5)包括全密封柜体Ⅲ(5.10),全密封柜体Ⅲ(5.10)顶部设有自动开关门的接料仓Ⅲ(5.8),中部安置依次连接的输送机Ⅲ(5.1)、破碎机Ⅱ(5.2)与定比缩分器Ⅱ(5.3),全密封柜体Ⅲ(5.10)底部设有自动开关出料门Ⅲ(5.7),其内部设有出样小车Ⅲ(5.9),出样小车Ⅲ(5.9)上并排放置3mm分析煤样品容器(5.6)和存查煤样容器(5.4),3mm分析煤样品容器(5.6)和存查煤样容器(5.4)分别放置在定比缩分器Ⅱ(5.3)的出口,3mm分析煤样品容器(5.6)和存查煤样容器(5.4)的底部设有称重装置Ⅳ(5.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自动制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析样制取模块(1.6)包括全密封柜体Ⅳ(6.7),全密封柜体Ⅳ(6.7)顶部设有自动开关门的接料仓Ⅳ(6.1),中部安置给料机Ⅰ(6.2)和与之连接的二分器(6.3),全密封柜体Ⅳ(6.7)下部设有给料机Ⅱ(6.8)和与之连接的研磨机(6.4),所述研磨机(6.4)的出口设有分析煤样容器(6.6),全密封柜体Ⅳ(6.7)的底部设有自动开关出料门Ⅳ(6.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赛摩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赛摩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9874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