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端盖组立的机器人末端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11494.1 | 申请日: | 2016-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167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尖;张凯鹏;刘亚南;马佳健;周剑锋;吴积伟;徐兴文;李天曦;潘江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蓝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9/00 | 分类号: | B25J19/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43 | 代理人: | 龙洋 |
地址: | 3158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端盖组立 机器人 末端 机构 | ||
1.一种用于端盖组立的机器人末端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第四气缸;
所述底板中心设有若干用于连接机器人手臂端部的圆形孔;
所述第一气缸通过第一连接块固定于底板一侧中部;
所述第二气缸由第一连接板和安装板固定于底板一端,所述第二气缸通过第二连接块连接至压铆滑块;
所述压铆滑块上设有压铆头,所述压铆滑块固定于第二直线滑轨板上;
所述第三气缸固定于第一连接板上;
所述第四气缸通过第二连接板固定于底板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端盖组立的机器人末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缸与第一连接块为上下连接固定结构,该上下连接固定结构沿水平方向延伸且一端固定于底板,另一端连接至第一直线滑轨板,所述第一直线滑轨板上设有一凹槽,所述凹槽截面为矩形且矩形两短边中部都设有一向外的半圆形缺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端盖组立的机器人末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线滑轨板上设有一抓手,所述抓手分为抓手上部分和抓手下部分,所述抓手上部分和抓手下部分分别经由固定块设置于第一直线滑轨板的凹槽中;
所述抓手上部分下表面设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缺口由抓手上部分底部向上凹陷形成,所述抓手下部分上表面设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二缺口由抓手下部分顶部向下凹陷形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端盖组立的机器人末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沿上下方向延伸,且与第一气缸同侧固定于底板一端,所述第一连接板上部设有一水平方向延伸的半圆形安装板,所述半圆形安装板上固定有第二气缸。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端盖组立的机器人末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缸底部连接至圆柱形的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固定于压铆滑块上,所述压铆滑块为矩形状结构,且该矩形状结构两侧面向上延伸形成两相对的倒L形结构,所述压铆滑块固定于第二直线滑轨板上,所述压铆滑块上设有压铆头,所述压铆头包括压铆头头部,压铆头本体,固定部,所述第二直线滑轨板固定于第一连接板底部。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端盖组立的机器人末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固定于底板一端并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板为L形,所述第二连接板由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一部分与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二部分组成,所述第二连接板第一部分高度与第一连接板相同,所述第四气缸位于第二连接板第二部分下底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端盖组立的机器人末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气缸设置于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第一部分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端盖组立的机器人末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气缸底部设有端盖夹持部分,所述端盖夹持部分由两个左右相对设置的L形结构组成,所述端盖夹持部分左侧结构上设有第三缺口,所述端盖夹持部分右侧结构上设有第四缺口。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端盖组立的机器人末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气缸顶部设有端盖压入部分,所述端盖压入部分通过第三连接块与第四气缸固定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端盖组立的机器人末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两端结构对称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蓝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蓝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1149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