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物联网智能物流车载终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11779.5 | 申请日: | 2016-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723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富祥;贾文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阴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H04B1/3822;G08C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3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网 智能 物流 车载 终端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物联网智能物流车载终端装置,涉及一种短距离数据采集、无线收发和远程数据传输等技术,尤其涉及ZigBee无线自组网、低功耗、GPS定位以及GPRS远程无线通信技术。本实用新型一种物联网智能物流车载终端装置,通过无线自组织网络搭载的ZigBee-Pro协议栈,实现近距离车辆信息采集、远距离无线收发、传输、控制等功能。
二、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传感器技术、GPS技术、无线通信技术GPRS、控制技术、智能算法、数据处理及数据整合技术迅速发展,为物流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机遇与挑战,将上述现代物流技术运用到物联网车载终端装置中已成了大势所趋。在物流车辆内部署不同功能的智能物联网车载终端装置,感知物流车辆配送过程中各种参数信息,部署于物流车辆内的车载终端装置通过ZigBee无线自组织网络形成车联网,通过后台监控中心对物流车辆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能实现监控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大幅度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并能有效解决实际应用中物流车辆监控受车辆移动性、大规模网络等因素限制的难题。
三、实用新型内容
(1)发明目的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现有物流企业监控水平低,运输效率差、运输成本高等诸多问题,开发一种引入ZigBee自组网技术、GPS定位技术和GPRS无线通信技术的物联网智能物流车载终端装置,具有近距离物流车辆信息参数收集、远距离无线数据传输、控制、部署安装灵活、具有实时显示物流车辆运行状态、对物流车辆能报警提示、超速限制等优势。
(2)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物联网智能物流车载终端装置主要由车辆数据采集模块1、主控模块2、GPS定位模块3、车辆控制模块4、GPRS无线通信模块5、信息交换模块6和电源模块7组成。在IAR软件开发平台下对Z-Stack协议栈进行代码移植、修改,采用网状网拓扑结构,随机分配地址方案,支持多对一、一对多、源路由算法。车辆数据采集模块1采集车辆的运行状态、经纬度信息、速度、温度、压力以及车门状态等信息;主控模块2采用CC2530增强型8051微控制器,具有低功耗优势;车辆数据采集模块1与主控模块2采用插针的方式连接;GPS定位模块3采用SIRF公司的SIRF StartIII系列芯片,拥有20个接收通道,设计接收灵敏度为-159DB,模块定位精度<5m,主要由数据处理部分和天线组成,实现GPS卫星报文的接收和解析,解算出GPS天线所在的经纬度、载体运行速度、行驶方向以及GPS标准时间等;车辆控制模块4主要通过GPIO口实现报警提示、超速限制、远程熄火等功能;GPRS无线通信模块5采用 GTM900C模块,它提供标准UART接口,支持分组数据业务、AMR语音编码、标准AT命令集和扩展命令集,波特率为9600bps,完成与GPRS网络的连接,信息交互模块6主要有显示器、键盘和通话手柄等组成;电源模块7需为主控模块2、GPS定位模块3、GPRS无线通信模块5以及信息交互模块6提供3.3V、 3.3V、3.8V以及5V电压,本实用新型物联网智能车载终端装置采用12V供电,经过稳压处理分别提供上述不同电压。
(3)技术效果
一种物联网智能物流车载终端装置是一种融合了无线传感器网络、GPS定位、无线通信等领域最新技术的装置,本实用新型均采用无线通信方式,具有部署简单、方便灵活、成本低、维护方便、可扩展性高、高度智能化等显著优势,非常适合智能物流领域,这将大大突破安装部署难、监控成本高等局限,是高度智能化的物流车载终端装置。
本实用新型一种物联网智能物流车载终端装置的使用,将极大改进远程监测监控领域的应用现状,提高物流企业综合管理效率,促进国内物流行业监控向便携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系统原理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主控模块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GPRS模块底座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GPS模块原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源模块原理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阴师范学院,未经淮阴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117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ED驱动装置及其恒功率调光电路
- 下一篇:一种自适应感光节能音乐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