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带式微循环散热器及微循环换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32312.9 | 申请日: | 2016-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896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发明(设计)人: | 孔丽君;李建涛;宗庆贺;谷利亚;任智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大连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大连至诚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21242 | 代理人: | 杨威,涂文诗 |
地址: | 116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带 式微 循环 散热器 微循环 系统 | ||
1.一种管带式微循环散热器,包括热源模块安装板、散热器安装板和多个微循环散热模块,所述热源模块安装板和散热器安装板相互固定且内部形成用于容纳工质的主工质腔,所述微循环散热模块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管状结构,微循环散模块的内部为分工质腔,所述微循环散模块的开口端安装在散热器安装板上,使分工质腔与主工质腔连通,所述微循环散热模块的外壁包括相互平行的散热平面,所述散热平面上设有散热翅片,所述主工质腔的内壁上设有毛细结构的主吸液微通道,所述微循环散热模块的内壁上设有毛细结构的分吸液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带式微循环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循环散热模块的截面为扁圆形,多个微循环散热模块的散热平面相互平行呈阵列式设置,相邻两个微循环散热模块的相对的散热平面分别与同一个散热翅片的两侧相连或相对的散热平面上各设有一个散热翅片且两个散热翅片之间设置间隔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带式微循环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通道为当量直径为0.001~8㎜的规则孔隙或不规则孔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带式微循环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结构为内壁上设有微小凸起或凹坑的结构、内壁上设有微小凹槽的结构或多孔金属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带式微循环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吸液微通道和分吸液微通道具有相同或不同的毛细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带式微循环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金属由烧结工艺制成,所述微小凸起、凹坑和微小凹槽为由刻蚀工艺或机械加工方式获得的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管带式微循环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质为水、甲醇、乙醇、乙二醇或丙酮,所述散热翅片为波纹无切口形、波纹有切口形、平直形或锯齿形。
8.一种管带式微循环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管带式微循环散热器,还包括用于提供冷却空气的风机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管带式微循环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组为轴流式或离心式风机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大连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中车大连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3231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