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运输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62712.4 | 申请日: | 2016-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658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黄恒;苏利杰;沈鹏;刘爱文;彭全海;胡跃明;孙先俊;徐力;张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3/04 | 分类号: | B65G6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11302 | 代理人: | 房德权 |
地址: | 43021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运输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货物运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运输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全球货物装载器件如集装箱运输快速发展,各地货物装载器件码头和集散中心均面临吞吐量急剧增长的压力;我国大陆由于经济高速增长,货物装载器件吞吐量的年递增率更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多。
此外,为进一步降低运输成本,船公司采用越来越大的货物装载器件船舶,在一个港口装卸的货物装载器件量增加,与此同时,却要求船舶在港时间保持不变,货物装载器件码头为增强竞争力,提高装卸作业效率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如果采用通常的方法达到提高装卸作业效率的目标,则需要配置更多的车辆和堆场以保证码头前沿设备的作业效率能够充分发挥,因此,需要配置更多的生产人员,导致码头拥堵、场地不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运输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装卸作业效率,需要配置更多的车辆和堆场、配置更多的生产人员,导致码头拥堵、场地不足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运输系统,所述运输系统包括货运动车、高架立柱、设置在所述高架立柱上的轨道梁;
所述货运动车包括:构架、至少两个走行轮、至少两个导向轮、走行驱动装置、车架和弹性件;所述至少两个所述走行轮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构架上,并可在轨道梁的上表面转动;所述至少两个导向轮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构架上,分别与所述在轨道梁的走行轨上的两侧表面接触;所述走行驱动装置固定于所述构架上,与至少两个所述走行轮连接,驱动至少两个所述走行轮转动;所述弹性件固定于所述构架上;所述车架设置于所述弹性件上;
所述轨道梁包括固定于所述高架立柱之上的底座和固定于底座上的走行轨;
至少两个所述走行轮位于所述走行轨的上表面,并可在所述走行轨上表面上转动;
至少两个所述导向轮分别与所述在轨道梁的走行轨上的两侧表面接触并转动。
优选地,所述货运动车还包括至少两个稳定轮,所述至少两个稳定轮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构架,分别与所述在轨道梁的走行轨的两侧表面接触并转动。
优选地,所述货运动车还包括牵引梁,所述牵引梁一端固定于所述构架,另一端固定于所述车架上。
优选地,所述牵引梁的长度大于所述构架和所述车架之间距离。
优选地,所述车架上设置有第一锁头组和第二锁头组,所述第二锁头组位于第一锁头组的外侧,所述第二锁头组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锁头组。
优选地,所述车架上还设置有两凸梁,所述第二锁头组设置于所述两凸梁上。
优选地,所述货运动车还包括两安全轮,所述两安全轮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构架上,并分别位于货运动车的运行方向的两端。
优选地,所述货运动车的运行方向两端还设置有防撞装置,所述防撞装置设置于所述车架的相对两端。
优选地,所述高架立柱的上部上表面左、右部各设置有一个所述轨道梁。
本申请有益效果如下:
本申请运输系统通过车架承载货物装载器件,通过走行轮在走行轨上移动,带动货运动车在所述轨道梁上运行,对货物装载器件进行运输,从而无需采用更多的车辆对货物装载器件进行转运,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装卸作业效率,需要配置更多的车辆和堆场、配置更多的生产人员,导致码头拥堵、场地不足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
图1为本申请较佳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货运动车置于轨道梁上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除车架外的立体图;
图3为图1中货运动车的车架侧视图;
图4和图5为申请较佳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运输系统的主视图和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运输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装卸作业效率,需要配置更多的车辆和堆场、配置更多的生产人员,导致码头拥堵、场地不足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本申请运输系统通过车架承载货物装载器件,通过走行轮在走行轨上移动,带动货运动车在所述轨道梁上运行,对货物装载器件进行运输,从而无需采用更多的车辆对货物装载器件进行转运,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装卸作业效率,需要配置更多的车辆和堆场、配置更多的生产人员,导致码头拥堵、场地不足的技术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627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砖块码垛机
- 下一篇:可方便移动堆高的托架